[发明专利]一种鳞片复合装甲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0141.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伟;马天;龙知洲;李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H5/007 | 分类号: | F41H5/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董亚男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鳞片 复合 装甲 | ||
1.一种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复合装甲体包括基底防弹层、弹性层和多个硬质甲片;
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基底防弹层上;
所述弹性层内设置有多个插孔,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多个硬质甲片;
所述多个硬质甲片为形状相同或不同的薄片,所述多个硬质甲片斜插并粘结固定于所述多个插孔内,所述硬质甲片包埋于所述弹性层内的部分为甲片底部,位于所述弹性层上的部分为甲片上部;
所述多个插孔与所述基底防弹层的夹角为5°~15°;
所述多个硬质甲片的甲片上部沿所述鳞片复合装甲体的表面交叠排布;
所述插孔为与所述硬质甲片的甲片底部相配合的长方形或弧形通道;
所述插孔的横截面的宽度为硬质甲片厚度的0.9~1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复合装甲体的表面还设置有包覆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材料为强度大于3.5GPa、伸长率大于3.3%的对位芳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面密度为350~45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防弹层包括多层软质防弹材料,所述软质防弹材料选自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和/或芳纶无纬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防弹层中多层软质防弹材料的层数为10~24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防弹层中多层软质防弹材料的层数为14~20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10mm~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材料选自具有应变率响应范围在1~10000s-1的聚合物弹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材料选自含有聚硼硅氧烷和聚氨酯的发泡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甲片的厚度为3~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甲片的材料选自陶瓷、金属和复合纤维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甲片的材料选自碳纤维复合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不低于5GPa,拉伸模量不低于350GPa。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甲片为圆片状,所述硬质甲片的直径为l,所述硬质甲片的厚度为h1;
l:h1的比值为15:1~5: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复合装甲体,其特征在于,
硬质甲片为弧形片状,所述硬质甲片的直径为l,所述硬质甲片的厚度为h1,所述硬质甲片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最高点与圆弧形底边之间的距离为h2;h2:h1的比值为1.1~1.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01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