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8174.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胡恒广;闫冬成;张广涛;刘文渊;王晶;王俊峰;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岳永先 |
地址: | 050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柔性 玻璃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1)、溢流装置(2)和气压控制装置(3),供料装置包括进料段和出料段,溢流装置包括溢流槽(21)和溢流面(22),气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31);出料段的出料口设于溢流槽中,玻璃液流入溢流槽后溢出至溢流面上,并在溢流面的出液边沿处形成桶状玻璃胚,进气管道能向桶状玻璃胚内通入高温气体,以维持玻璃液温度和桶状玻璃胚拉伸过程中的气压平衡。本发明能够一次性形成符合厚度要求的超薄玻璃,且生产率高、污染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超薄柔性玻璃生产方法,包括利用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对玻璃液进行溢流拉伸的步骤,故能够一次性形成符合厚度要求的超薄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智能时代来临,手机和平板等设备也越来越普及,且随着手机和平板等设备屏幕的技术发展,超薄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柔性和可折叠显示是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5G时代折叠显示技术要解决信息显示终端便携、大屏、高清的核心矛盾,促使电子移动终端形态新产品持续迭代。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柔性显示领域迅速发展,三星第一款Galaxy ZFlip可折叠手机采用UTG(Ultra-Thin Glass)超薄玻璃技术,标志着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商业应用已经到来,超薄柔性玻璃以其优异的性能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但是,当下超薄柔性玻璃的生产方法都有各自的弊端:或是难以形成100μm以下的玻璃,且玻璃液利用率低;或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规格较小;又或是成本高、效率低、低良率且污染大,易造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其能够一次性形成符合厚度要求的超薄玻璃,且良品率高,生产效率高,污染小。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生产方法,其能够一次性形成符合厚度要求的超薄玻璃,生产率高,节能降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溢流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溢流槽和溢流面,所述溢流面的入液边沿与所述溢流槽的溢流口连接,所述气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出料段的出料口设于所述溢流槽中,从而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使得所述供料装置供应的玻璃液流入所述溢流槽后、自所述溢流口溢出至所述溢流面上,并在所述溢流面的出液边沿处形成桶状玻璃胚,所述进气管道能够向所述桶状玻璃胚内通入高温气体,以能够维持所述玻璃液的温度以及所述桶状玻璃胚在拉伸和膨胀过程中内外的气压平衡。
具体地,所述溢流面包括垂直溢流面和倾斜溢流面,所述垂直溢流面形成有所述入液边沿,所述倾斜溢流面形成有所述出液边沿。
可选地,所述入液边沿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液边沿的长度;或者,所述入液边沿的长度大于所述出液边沿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吸附牵引装置和气流截止装置,所述吸附牵引装置能够吸附所述桶状玻璃胚的外壁,并能够将所述桶状玻璃胚沿竖直方向拉伸,所述气流截止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置于所述桶状玻璃胚的内部,所述气流截止装置包括中心轴、叶片和气流截止装置外缘,所述叶片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以调节所述气流截止装置外缘与所述桶状玻璃胚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多组闭合夹持单元,各组所述闭合夹持单元均包括第一闭合夹持机构和第二闭合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闭合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闭合夹持机构均能够将所述桶状玻璃胚收拢夹紧形成密封段,所述第一闭合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闭合夹持机构能够被控制为先后闭合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玻璃胶囊。
优选地,所述超薄柔性玻璃生产装置还包括开孔装置,以能够在所述玻璃胶囊上开设气压平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洱茶智能化仓储系统及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储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