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954.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进;尹航;赵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7/14;C08K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京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0 | 代理人: | 段晓玲 |
地址: | 2156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66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尼龙66材料的组分包括:PA66 27%~86.7%、第一飞边抑制剂0.1%~1%、第二飞边抑制剂3%~10%、玻璃纤维10%~60%、抗氧剂0.1%~1%、润滑剂0.1%~1%,其中,第二飞边抑制剂为芳香族聚酰胺。本发明通过将芳香族聚酰胺作为第二飞边抑制剂,利用芳香族聚酰胺的分子中带有刚性苯环、结晶温度相对较高、同时和PA66的相容性很好等特性,能够与PA66分子链相互缠结,既能很好的流动,又能快速的成型,极大的抑制飞边的产生,同时第一飞边抑制剂可以与第二飞边抑制剂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地减小飞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PA,尼龙)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成。由于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等特点,因而成为工程塑料行业中用途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高分子材料。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612、PAl010以及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品种。
聚酰胺66或尼龙66(PA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而成,是一种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或带黄色颗粒状结晶形聚合物。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力学、耐热、耐磨、自润滑、耐低温、阻燃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仪器壳体以及其它需要有抗冲击性和高强度要求的产品。实际生产中,PA66材料的流动性一直是注塑加工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PA66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而使用其在注塑较大的制件或者薄壁的制件时,由于模具复杂和注塑温度较高等因素,容易导致PA66会流动到模具的细微缝隙中,产生飞边和溢料等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的注塑生产效率,提高制品的不良率,增加后续修剪飞边的工序,同时也对模具有一定的损害。
目前针对玻纤增强PA66材料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增加PA66材料中填充物比例(如玻璃纤维)或增加PA66的粘度(即相对分子量)来抑制飞边问题。然而,一方面,增加填充物的比例会导致PA66材料密度增大,影响制品的韧性,而高粘度的PA66改性挤出时的扭矩较大,导致加工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这两种方法降低飞边的效果也很有限。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PA66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尼龙66材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A66在注塑时容易流动到模具的细微缝隙中,产生飞边和溢料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尼龙66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尼龙66材料的组分包括:
PA66 27%~86.7%、第一飞边抑制剂0.1%~1%、第二飞边抑制3%~10%、玻璃纤维10%~60%、抗氧剂0.1%~1%、润滑剂0.1%~1%,其中,所述第二飞边抑制剂为芳香族聚酰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飞边抑制剂与所述第二飞边抑制剂的比例为1:10~1:90。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尼龙66材料的组分包括:
PA66 37.4%~79.4%、第一飞边抑制剂0.2%~1%、第二飞边抑制剂5%~10%、玻璃纤维15%~50%、抗氧剂0.2%~0.8%、润滑剂0.2%~0.8%,其中,所述第二飞边抑制剂为芳香族聚酰胺。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尼龙66材料的组分包括:
PA66 64.1%、滑石粉0.3%、PA6T/66 5%、玻璃纤维30%、抗氧剂0.3%、润滑剂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