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4579.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升;黄若栋;高超;熊佳明;王国利;乔亚军;喻婷;罗同春;胡涛;李信;王海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绝缘 局部 过热 缺陷 模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包括:
加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加热模块置于绝缘支架中间部位的预留口中,所述加热模块上端放置有接地铜片,待测环氧绝缘件放置在接地铜片上端;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可调直流电压源、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数显表,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加热模块连接,所述温度数显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还包括:
用于提供和调节施加交流电压及其电压值大小的交流电压模块,所述交流电压模块包括工频试验变压器、分压器和保护电阻,所述工频试验变压器一端通过保护电阻与待测环氧绝缘件上端的高压接线端连接,所述工频试验变压器另一端与接地铜片连接,所述分压器与高压接线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选用工业级高温陶瓷加热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级高温陶瓷加热片采用氧化铝陶瓷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直流电压源可通过手动旋钮调节,输出电压范围为直流3~26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接地铜片下方,用于测量实时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局部过热点的温度特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铜片根据实际实验所需采用较薄的铜片,使局部加热温度尽可能集中在加热片区域内。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系统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方法包括:
步骤一,加热片的选型;
步骤二,将加热片以及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固体绝缘支架上,安装位置为绝缘支架中间位置预留的小孔内;
步骤三,在正式实验开始前对加热片以及温度传感器进行检验,测定该点局部温度升至不同稳定温度时的工作电压以及所需时间,在实验过程中,当温度读数稳定时进行读数记录;
步骤四,将待测高性能环氧绝缘件置于绝缘支架上,确保样品放置应当平稳,且需要模拟的局部过热区域应保证在接地铜片上方。
步骤五,按照回路连接方式对各项设备进行连接;
步骤六,通过交流调压源控制输出电压,将电压升至实验所需电压;
步骤七,通过调节可调直流电压源,对比步骤三中所提前测出的所需温度,将电压调制实验所需温度的对应电压等级,待示数稳定后通过微调旋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对加热片以及温度传感器进行检验具体包括:
(1)取一小块待测样品置于实验平台上,打开开关,调节与加热片相连接的可调直流电压源,通过调节其旋钮控制输出电压为最低电压3V,待温度数显表的显示屏读数稳定时,记录该输出电压等级下所对应的局部温度;
(2)调节可调直流电压源的旋钮将电压提升1V,待温度稳定进行读数记录;
(3)重复(2),直至输出电压达到最大输出电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环氧绝缘件局部过热缺陷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在连接的过程中在保证绝缘安全距离的前提条件下,尽量缩短连接线并避免连接线过度弯曲,所有接线点均用铝箔紧密包裹,采用波纹管对高压线接线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5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