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涤纶无尘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258.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饶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纳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6 | 分类号: | D04B1/16;D04B1/18;D06M13/188;D06M11/1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涤纶 无尘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弹性涤纶无尘布及其制备方法;高弹性涤纶无尘布,采用经线与纬线交叉编织而成,经线与纬线均为涤纶弹力丝;高弹涤纶无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涤纶低弹丝作为经线,涤纶高弹丝作为纬线,制造成坯布;将练漂剂加热至50~60℃,将坯布置入练漂剂中浸泡,取出漂洗;将坯布置于酸洗液中酸洗,酸洗后再经水洗后烘干;坯布干燥定型后过压辊除皱;切割,将坯布的边缘废料去除,并将坯布裁切成固定的长度的无尘布;将无尘布进行折叠即得成品;成品输出,抽真空包装入库;高弹性涤纶无尘布采用涤纶低弹丝与涤纶高弹丝价差编织而成,制成的无尘布具有较高的弹性,解决了目前无尘布弹性较差的问题,丰富的无尘布的种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尘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涤纶无尘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尘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洁净室的擦拭材料,作用是除去污染颗粒物或液体。无尘布的优良程度主要从除尘性能、洁净度和吸液性能三方面来衡量。除尘性能是最重要的指标,除尘性能越好的无尘布擦拭性能越好;洁净度与加工原材料、加工过程以及超净清洗工艺有关,洁净度越高,无尘布的等级越高;吸液性能主要反映了除去液体污渍的能力,一般针织无尘布高于梭织无尘布。无尘布的原材料主要有聚酯涤纶和涤锦复合长丝两种,聚酯涤纶的优点是容易净洗、洁净度高,缺点是表面积小,吸附性低,除尘能力一般。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4005169B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涤锦复合超细纤维高密度无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收缩聚酯切片和锦纶6切片经过干燥处理后分别进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得到纺丝熔体,进而将两种纺丝熔体进行复合纺丝制得POY,再通过加弹机生产DTY;进而将上述DTY经过针织、开纤和定型制备得到涤锦复合超细纤维高密度无尘布。该无尘布紧密度好、纤维比表面积大、除尘率高;纤维强度达到4.0CN/dtex以上,无毛屑产生、擦拭几十次以上不掉屑。
公开号为CN10812980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磨致密型无尘布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去离子水共混,在乳化剂、引发剂和氮气保护的作用下反应得到自制丙烯酸树脂乳液,促使基体具有极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提高无尘布的耐腐蚀性;本发明将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利用炭黑和二硫化钼对混合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和混合粉末反应,提高无尘布的耐磨性,在高温体系中,随着二硫化钼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表面摩擦力和滞后效应,从而使摩擦系数显著提高,继续利用丙烯酸乳液和钼酸钠对自制硅溶胶进行改性,促使二氧化硅有效地填充在无尘布中,使无尘布间层的结构更加致密。
现有技术中未见有高弹性的无尘布公开,无法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弹性涤纶无尘布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涤纶无尘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高弹性涤纶无尘布,采用经线与纬线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与纬线均为涤纶弹力丝。
所述经线为涤纶低弹丝DTY250D/96F,纬线为涤纶高弹丝DTY300D/96F。
高弹涤纶无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涤纶低弹丝DTY250D/96F作为经线,涤纶高弹丝DTY300D/96F作为纬线,制造成坯布;
S2:将练漂剂加热至50~60℃,将坯布置入练漂剂中浸泡30~35min,取出漂洗;
S3:将坯布置于酸洗液中酸洗5~10min,酸洗液的pH值为5~6,酸洗后再经水洗后烘干;
S4:坯布干燥定型后过压辊除皱;
S5:切割,将坯布的边缘废料去除,并将坯布裁切成固定的长度的无尘布;
S6:将无尘布进行折叠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纳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纳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