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2442.X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程;叶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鹏程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B01D36/04;C02F9/02;C05F3/0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韩广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雨水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及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掺杂有牲畜粪便的雨水通过沟渠排放到河流内,从而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堆积的排泄物内部不便于后续的风干处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其内部设置第一螺旋输料杆,用于雨水收集后对输入的液体和固体污物的分离。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对雨水和牲畜排泄物分离,同时对分离后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且将牲畜的排泄物进行挤碎处理,从而提升粪便发酵速度,提高沼气生产率,同时便于有机肥料处理系统进行工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也是制约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一个较为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的1/4,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一起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雨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对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若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利用,既能缓解人们对淡水的需求,又能改善环境。降雨过程中,雨水径流在汇流的过程中冲刷、裹挟了来自大气以及屋而、小区路面、绿地和道路路面等累积的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城市受纳水体中,易造成城市江河湖水系的严重污染,破坏了城市的水生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受纳水体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已成为人们近几年不断关注的问题。雨水回收利用,指的利用一定的集雨而收集雨水作为水源,经适当处理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方式予以利用的全过程。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101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巨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所以,研发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遇到雨天时,雨水落入牲畜圈舍内,雨水会伴随牲畜排泄物流入排污口,通过排污口对雨水和排泄物进行输送排出,为了防止牲畜排泄物流出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环境,通常会在排污口设置一层用于过滤牲畜排泄物的栅栏,通过排污口处的栅栏对牲畜粪便进行过滤和阻挡,但是通过栅栏对牲畜粪便的拦截过滤效果不佳,掺杂有牲畜粪便的雨水通过沟渠排放到河流内,从而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仅会严重污染和破坏周边的水体资源,而且大量的牲畜排泄物未经有效处理便随着雨水排出,牲畜排泄物随雨水流动过程中会逐渐在沟渠、河流中沉淀堆积,日积月累,未经处理过的排泄物臭气熏天,大量堆积后会严重侵蚀沟渠、河流周边的土壤,污染土地资源,当进入土壤的粪便及其分解产物或携带的污染物质,超过土壤本身的净化能力时,便会引起土壤的组成和形状改变,并破坏其原有的基本功能,给人和动物的生活及健康造成危害。
土壤污染的主要形式包括粪便中有机物分解产物污染,以及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牲畜粪便对土壤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牲畜粪便的有利一面在于:能够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培肥土壤;经常施用粪肥也能提高土壤抗风化和水侵蚀的能力,改变土壤的通气和耕作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不利的方面在于:过度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会危害农作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在某些情况下(通常是新鲜粪便)有烧苗现象;大量使用粪便也能引起土壤中溶解盐的积累,使土壤盐分增高,植物生长受影响。据报道,1999年在非洲有31%的牧场因牲畜粪便污染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所以牲畜粪便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后才可以当作有机肥使用。
但是目前对于牲畜粪便的堆积发酵,处理耗时周期偏长,沼气供应速度慢,牲畜粪便后续作为有机肥料风干处理时,则堆积的粪便内部不便于后续的风干处理。
综上,需要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及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掺杂有牲畜粪便的雨水通过沟渠排放到河流内,从而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堆积的排泄物内部不便于后续的风干处理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系统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鹏程,未经胡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