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8815.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孙宏亮;伍小辉;王伟;周鹏程;卢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E02D13/04;E02D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孙伟新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体侧偏 自动 调整 打桩机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属于打桩机技术领域,包括桩机底座、加强杆和加强底座,桩机底座和加强底座上连接的支柱撑在地面上,桩机底座上连接有桩机杆,桩机杆和加强底座之间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桩机杆上安装有升降组件、缓冲组件、气动夹持组件和旋转侧偏矫正组件。发明提出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套座上升至套在夹持头的外侧,夹持头夹住桩体打桩时,套座慢慢下降至套在桩体上,通过多次上下移动,检测桩体的偏移朝向以及角度,找出侧偏所在的平面,环壳旋转至冲击杆与侧偏方向所在同一平面,冲击杆冲击桩体歪的一侧慢慢扶正,实现调整,避免了在打桩过程中侧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政工程施工机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上需要用到打桩机,而在打桩机进行打桩作业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地桩竖直插入地面,在后续打桩作业中,打桩机很难再将地桩校正,而打歪了的地桩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使得建筑物的基础不牢固,为了降低这种不良的影响,就需要将地桩拔出重新插入。
CN201911282419.X公布了一种打桩机锤臂角度的校正方法、装置及打桩机,通过打桩机打桩时,实时获取打桩机锤臂的实际偏差角;判断实际偏差角与偏差角阈值的大小关系,若实际偏差角大于偏差角阈值,则确定打桩机锤臂的调整动作;基于打桩机锤臂的调整动作,调整打桩机锤臂的角度直至打桩机锤臂的实际偏差角小于偏差角阈值时,停止调整打桩机锤臂,进行打桩。
存在以下问题:
其获取打桩机锤臂通过采用水平传感器进行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操作手上,若操作手水平,而桩体不水平,导致检测的数据不准确,并且后续的调整,采用拔起重新打桩的方式,还是可能导致下次打桩仍然偏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包括桩机底座、加强杆和加强底座,桩机底座和加强底座上连接的支柱撑在地面上,桩机底座上连接有桩机杆,桩机杆和加强底座之间通过加强杆连接;
所述桩机杆上安装有升降组件、缓冲组件、气动夹持组件和旋转侧偏矫正组件,其中,缓冲组件套在升降组件上,缓冲组件的底端与气动夹持组件连接,气动夹持组件上夹持的桩体贯穿套在桩机杆上的旋转侧偏矫正组件。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横板和L架,螺杆置于桩机杆沿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内,螺杆一端与电机连接,螺杆另一端插入滑槽顶端的轴承内,横板插入滑槽内,并且横板的一端与螺杆啮合,L架焊接在横板上,并且L架的两端抵在滑槽上。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头、上弹簧、下弹簧、限位板和缓冲杆,缓冲头的一端固定在横板另一端口上,缓冲杆的一端插入缓冲头的滑槽内与限位板连接,上弹簧和下弹簧分别设置在限位板的上下两面,上弹簧和下弹簧的另外两端抵在缓冲头滑槽的上下两内壁。
进一步地,气动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头、内杆、内环、内抵杆和外抵杆,夹持头与L架的一端连接,夹持头的底部开设有夹槽,内杆固定在夹槽内,并且内环套在内杆上固定,内抵杆沿内环侧周面等间距的插入,外抵杆沿夹槽的周面等间距的插入。
进一步地,夹持头内设有一路气道,其中,内抵杆插入内环的槽道与外抵杆插入夹槽的槽道均与这一路气道连通,气道与外部的气泵连通。
进一步地,旋转侧偏矫正组件包括套座、限位环体、左齿轮、右齿轮、齿圈和冲击纠偏组件,套座套在桩机杆上,套座的外壁与限位环体侧面固定,限位环体的两侧加工有对称的槽孔以及环槽,其中,环槽置于限位环体的圆心处,并且,槽孔贯穿环槽以及限位环体,左齿轮和右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槽孔内,冲击纠偏组件置于环槽内,齿圈套在冲击纠偏组件的外侧,左齿轮和右齿轮分别与齿圈两侧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