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8815.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孙宏亮;伍小辉;王伟;周鹏程;卢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E02D13/04;E02D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孙伟新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体侧偏 自动 调整 打桩机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机底座(1)、加强杆(2)和加强底座(3),桩机底座(1)和加强底座(3)上连接的支柱撑在地面上,桩机底座(1)上连接有桩机杆(4),桩机杆(4)和加强底座(3)之间通过加强杆(2)连接;
所述桩机杆(4)上安装有升降组件(5)、缓冲组件(6)、气动夹持组件(7)和旋转侧偏矫正组件(8),其中,缓冲组件(6)套在升降组件(5)上,缓冲组件(6)的底端与气动夹持组件(7)连接,气动夹持组件(7)上夹持的桩体贯穿套在桩机杆(4)上的旋转侧偏矫正组件(8);
旋转侧偏矫正组件(8)包括套座(81)、限位环体(82)、左齿轮(83)、右齿轮(84)、齿圈(86)和冲击纠偏组件(85),套座(81)套在桩机杆(4)上,套座(81)的外壁与限位环体(82)侧面固定,限位环体(82)的两侧加工有对称的槽孔以及环槽,其中,环槽置于限位环体(82)的圆心处,并且,槽孔贯穿环槽以及限位环体(82),左齿轮(83)和右齿轮(84)分别设置在两个槽孔内,冲击纠偏组件(85)置于环槽内,齿圈(86)套在冲击纠偏组件(85)的外侧,左齿轮(83)和右齿轮(84)分别与齿圈(86)两侧啮合;
冲击纠偏组件(85)包括环壳、马达、锥齿轮组、冲击外筒、冲击杆和传动轴,环壳置于环槽内并且齿圈(86)与环壳的侧周面固定;
所述冲击外筒固定在环壳内壁上,冲击杆的一端插入冲击外筒内与丝杆啮合,冲击杆的另一端穿过环壳和槽孔;
所述丝杆和传动轴之间通过锥齿轮组啮合,马达与传动轴的端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5)包括螺杆(51 )、横板(52)和L架(53),螺杆(51 )置于桩机杆(4)沿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内,螺杆(51 )一端与电机连接,螺杆(51 )另一端插入滑槽顶端的轴承内,横板(52)插入滑槽内,并且横板(52)的一端与螺杆(51 )啮合,L架(53)焊接在横板(52)上,并且L架(53)的两端抵在滑槽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6)包括缓冲头(61)、上弹簧(62)、下弹簧(63)、限位板(64)和缓冲杆(65),缓冲头(61)的一端固定在横板(52)另一端口上,缓冲杆(65)的一端插入缓冲头(61)的滑槽内与限位板(64)连接,上弹簧(62)和下弹簧(63)分别设置在限位板(64)的上下两面,上弹簧(62)和下弹簧(63)的另外两端抵在缓冲头(61)滑槽的上下两内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气动夹持组件(7)包括夹持头(71)、内杆(72)、内环(73)、内抵杆(74)和外抵杆(75),夹持头(71)与L架(53)的一端连接,夹持头(71)的底部开设有夹槽,内杆(72)固定在夹槽内,并且内环(73)套在内杆(72)上固定,内抵杆(74)沿内环(73)侧周面等间距的插入,外抵杆(75)沿夹槽的周面等间距的插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夹持头(71)内设有一路气道,其中,内抵杆(74)插入内环(73)的槽道与外抵杆(75)插入夹槽的槽道均与这一路气道连通,气道与外部的气泵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桩体侧偏自动调整的打桩机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套座(81)卡在桩机杆(4)上的电动滑轨,套座(81)在电动滑轨的驱动下带动套座(81)上升至套在夹持头(71)的外部;
S2:内抵杆(74)和外抵杆(75)缩回夹持头(71)内,桩体插入夹持头(71)的夹槽内,气道内流入高压气体驱动内抵杆(74)和外抵杆(75)伸长抵在桩体顶端的内外侧;
S3:夹持头(71)和套座(81)同步下降,桩体在冲击下插入地面,螺杆(51 )旋转不断带动桩体慢慢插入地面内;
S4:在插入的过程中,套座(81)下降,套座(81)上的红外检测桩体是否侧偏,检测到侧偏时,停止打桩,左齿轮(83)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环壳绕限位环体(82)旋转至冲击杆移动至侧偏径向处,丝杆旋转带动冲击杆沿着冲击外筒伸长,对桩体产生冲击,将侧偏的桩体纠正,然后继续打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8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