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8492.0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阳阳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B63C11/52;B63G8/00;B63G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底 采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属于水采样技术领域,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它可以实现在对河底的水进行采样时,只需将本发明装置一起扔入水中即可,等待触发框沉至河底时,通过水压使第二活塞向上移动,以此同时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活塞也向上移动,而第三活塞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即可对需要采样的水进行抽取,当第二活塞向上移动时通过推杆推动扎针刺破储水气球使反应块与储水气球内的水进行反应产生气体,此时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囊产生向上移动的力,而当固定块被水溶解后配重块脱离支撑杆,第一气囊即可带动本发明装置漂浮出水面,即对河底的水进行取样时不需要使用长绳即可自主完成下水、取样、漂浮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采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采样是指采集受污染水体的水样,通过分析测定,以获得水体污染的基本数据,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水体的化学组成和特征,采样的方法、位置、时间、次数等都是根据水体特点和分析目的决定的。
在对较深的水域进行水采样时,通常是使用绳子将深水采样装置放置到合适位置后进行取水,但是当需要对较深的水域的进行取水时,尤其是对河底的水进行采样时,就需要特别长的绳子,不便于取水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它可以实现在对河底的水进行采样时,只需将反应框、触发框和储水框一起扔入水中即可,等待触发框沉至河底时,通过水压使第二活塞向上移动,以此同时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活塞也向上移动,而第三活塞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即可对需要采样的水进行抽取,当第二活塞移动至最上端时通过推杆推动第一活塞向上移动,此时扎针即可刺破储水气球使反应块与储水气球内的水进行反应产生气体,此时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囊产生向上移动的力,而当固定块被水溶解后配重块脱离支撑杆,第一气囊即可带动反应框、触发框和储水框漂浮出水面,即对河底的水进行取样时不需要使用长绳即可自主完成下水、取样、漂浮的动作,降低了取水的难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一种自浮式水底采样装置,包括反应框,所述反应框的下侧设置有触发框,所述反应框与触发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触发框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框,所述触发框与储水框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反应框两端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侧设置为第一反应室,所述隔板的下侧设置为第二反应室,所述隔板的上下面之间开设有通槽,所述反应框靠近第一反应室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气囊,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位于第一限位环的上侧,所述第一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扎针,所述触发框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活塞的正下方,所述储水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所述储水框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位于第三限位环的下侧,所述储水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三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储水框的顶端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弯折状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部位于活动管的内侧并与之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侧填充有反应块,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内侧设置有储水气球,所述储水气球的内部填充有水,通过反应块和储水气球的设置,当第二活塞受到水压向上移动时,通过推杆将第一活塞顶起即可使扎针可将储水气球刺破,此时反应块掉落在充满水的第二反应室内,反应块和水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充满第一气囊即可带动触发框和储水框上浮出水面,具体的,反应块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可与水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框的外壁上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靠近反应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当水和反应块消耗完以后通过门板的设置可对水和反应块进行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阳阳,未经张阳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件表面氧化皮去除工艺
- 下一篇:一种无人化营业厅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