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机械式制砂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8277.0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晋伟;陈琪;刘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硕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机械式 制砂机 | ||
本发明涉及制砂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机械式制砂机,包括破碎腔外壳,所述破碎腔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两侧和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气腔,所述缓冲气腔的中间活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配器。本发明通过分配器来将不同质量的砂石进行分类和再分配,并利用砂石下落时的冲击使分配器产生振筛效果,将小质量的砂石筛落至转速小的内圈处,而将大质量的砂石筛落至转速大的外圈处,从而更好地为大质量的砂石提供甩出的动能,避免因不同质量的砂石甩出速度不同,造成大质量砂石不易被撞击破碎,从而造成出砂均匀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砂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机械式制砂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而直接能获取到的砂石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进行制砂,制砂采用的设备为制砂机,其原理简单,使石子在自然下落过程中与经过叶轮加速甩出来的石子进行相互碰撞,其利用“石打石”和“石打铁”的方式对大石子进行破碎处理得到小的砂石,从而达到破碎制砂的目的。
但是由于制砂机内投入的砂石质量大小并不均匀,机械式制砂机在对石子进行破碎的时候,不同大小的砂石落入旋流破碎腔后受叶轮拨动所获取的动能大小不同,导致大石子旋出的速度低于小石子旋出的速度,在其与自然下落的砂石进行碰撞破碎时,原本大质量的石子旋出速度较低,在撞击下落砂石时的破碎效果差,而原本质量小的石子可以达到较高的旋出速度,在进行撞击下落砂石时的破碎效果提高,导致砂料破碎的均匀度差,需后期进行筛分再破碎,影响制砂的效率;旋流破碎腔内叶轮的旋推力完全来自于主轴电机,且全部用于推动落入旋流破碎腔内的砂石并将其高速甩出,对落入其中不同大小的砂石所提供的力为固定大小的力,如需加大对大石子的推力提高其旋出速度,仅能依靠提高主轴电机的转速来实现,此操作增加了装置的耗能,且不能实现叶片不同部位的动能供给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机械式制砂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机械式制砂机,具备制砂颗粒更均匀、叶轮供给动能大小可调整、降低能耗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制砂均匀度差、大颗粒砂石破碎耗能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机械式制砂机,包括破碎腔外壳,所述破碎腔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两侧和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气腔,所述缓冲气腔的中间活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配器,所述破碎腔外壳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叶轮主轴,所述叶轮主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破碎腔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叶轮外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偏速环,所述破碎腔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上方密闭储存有气体,使得所述活塞杆受上方气压保持在所述缓冲气腔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型结构,其中间均匀设有环状的下落口,且中心下落口的宽度最小,越靠近外围下落口的宽度越大。
优选的,所述偏速环呈环状将全部叶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偏速环的直径与分配器外围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叶轮呈弧形弯曲,且弯曲的凹面方向与叶轮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对。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分配器来将不同质量的砂石进行分类和再分配,并利用砂石下落时的冲击使分配器产生振筛效果,将小质量的砂石筛落至转速小的内圈处,而将大质量的砂石筛落至转速大的外圈处,从而更好地为大质量的砂石提供甩出的动能,避免因不同质量的砂石甩出速度不同,造成大质量砂石不易被撞击破碎,从而造成出砂均匀度不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硕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硕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