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7403.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边春阳;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C07D409/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使用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有机发光现象是指使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其间的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通常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有机材料层可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结构中,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有机材料层,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并且当这些激子返回基态时发光。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提高,发光效率及电力效率也需要提高,并且要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有机材料必须要解决这些效率或寿命问题,需要不断地开发高效率,长寿命,适于量产的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新材料。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该含氮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Ar1和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Ar3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各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
n1表示R1的数量,且n1选自0、1、2、3、4、5或6,且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彼此相同或不同;
n2表示R2的数量,且n2选自0、1、2、3、4、5、6或7,且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彼此相同或不同;
L1和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Ar1、Ar2、Ar3、L1、L2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5-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
所述L3中的取代基为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