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7222.8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虎;于鲁豫;杜伟;吕文涛;杨同涛;王湘宇;姜科;董海洋;王永涛;姜晓菲;王燕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牛视觉展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75;B01D53/68;B01D53/48;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凤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烟气 脱酸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统,涉及烟气脱酸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烟气脱酸工艺除酸效率低的问题,该脱酸方法包括将初始脱酸剂与系统烟气路径后端的含低浓度酸性化合物的烟气进行一次反应;将一次反应后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过程中烟气与一次反应后的脱酸剂进行二次反应;将二次反应后的脱酸剂返回至系统烟气路径前端并与初始烟气进行三次反应;经过三次反应后的脱酸剂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形成四次反应。本发明的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统有效提高了烟气中酸性化合物的脱除效率,提高脱酸剂的利用率,脱酸系统运行阻力小,烟气路径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 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工程中的酸性化合物烟气处理日益成为行业焦点,《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也于2016年1月1日在全国实施。酸性化合物作为传统 型大气污染物之一。在经济、社会、环境要协调发展的新政策驱动下,必须加强 对其进行高效治理。
目前应用较多的湿式工艺因其易产生二次污染,烟囱出口有白烟而逐渐被摒 弃,而干式半干式脱酸工艺有CFB、RCFB、SDA、GSA工艺也有其工艺,存在 缺陷如下:CFB、RCFB工艺除酸适应性差,反应需要建立床层,经常出现塌床 事故并且系统阻力大、投料不均匀,即使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多点投料技术,也会 造成局部物料不平衡,脱酸剂的反应不完全,脱酸剂失效快,脱酸产物中原料成 分占比过多,脱酸剂材料浪费严重。SDA、GSA工艺脱酸是将脱酸剂以浆液的形 式喷入到系统中与烟气混合进行脱酸反应,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喷入的浆液量, 容易出现结块、堵塞等问题,进而影响后续除尘系统,并且也存在系统阻力大的问题。
传统的烟气脱酸工艺,如图1和图2所示,将新鲜的初始脱酸剂加入到系统 入口处的反应风管4中并与通过入口烟道15进入的含有高浓度的酸性化合物的 初始烟气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烟气通过除尘装置7在排烟风机12的作用下进入 烟囱14排出系统;脱酸剂在除尘装置7的阻挡下,未完全反应的脱酸剂通过投 料装置2循环回反应风管4中,完全反应的脱酸剂经回料输送装置9输送至产物 仓11中。但这种除酸工艺,烟气路径长、系统阻力大、设备磨损严重、脱酸剂 利用率低、失效快、除酸效率低,无法满足国家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传统的烟气脱酸工艺除酸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和系 统有效提高了烟气中酸性化合物的脱除效率,能够有效地对烟气进行净化,提高 脱酸剂的利用率,脱酸系统运行阻力小,烟气路径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区布料烟气脱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初始脱酸剂与系统烟气路径后端的含低浓度酸性化合物的烟气进行一次 反应;
将经过所述一次反应后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使除尘处理过程中烟气与脱 酸剂进行二次反应;
将经过所述二次反应后的脱酸剂返回至系统烟气路径前端并与初始烟气进 行三次反应;
将经过所述三次反应后的脱酸剂与烟气进行回旋流动,使其充分接触而进行 四次反应;其中,所述一次反应中含低浓度酸性化合物的烟气为所述四次反应后 的烟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经过四次反应后且充分反 应的脱酸剂输送出反应系统,以及
将反应不完全的脱酸剂的其中一部分在烟气气流的带动下进行除尘处理,另 一部分与二次反应后的脱酸剂一同循环进行所述三次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牛视觉展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牛视觉展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