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7070.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钟俊;柏鑫;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方律师事务所 11774 | 代理人: | 周红力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器 指令 执行 方法 计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并包括步骤:将应用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的第一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一处理器;当第一处理器由于第一操作指令所访问数据的存储地址不能正常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时,根据第一处理器产生的数据访问异常消息生成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适于访问第一操作指令要访问的数据;将第二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一处理器,以便第一处理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当第二处理器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时,将第二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二处理器,以便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本发明能够在处理器不同时执行该指令时,减免对处理器进行刷缓存操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指令执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应用。相应的,应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数据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系统对内存中复杂数据结构的访问性能也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着关键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在数据存储时,经常会出现特殊的存储情况,应用在访问这些存储的数据时,处理器不支持对数据的特殊的访问指令,会出现报错的情况,处理器无法直接处理这类访问指令读取数据。
为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访问这些存储数据,采用改变数据存储方式方法,这样应用访问这些数据的指令就变成正常指令,处理器能够执行进行数据的读取,但是由于应用程序的数量众多,需要修改的数据存储结构也十分庞大,有些数据存储结构还可能不便于进行修改,工作量不仅十分巨大而且不能解决所有数据存储的问题。这种方式在多处理器的情况下更加无法协调所要修改的数据存储结构。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方法,适于在计算设备中执行,计算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并运行有一个或多个应用,内部存储器的存储区域映射为存储空间,且应用以存储空间中的存储地址来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方法包括步骤:将应用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的第一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一处理器;当第一处理器由于第一操作指令所访问数据的存储地址不能正常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时,根据第一处理器产生的数据访问异常消息生成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适于访问第一操作指令要访问的数据,且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在执行第二操作指令时不会产生数据访问异常消息;将第二操作指令提交到所述第一处理器,以便第一处理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当第二处理器执行第一操作指令时,将第二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二处理器,以便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第一处理器产生的数据访问异常消息生成第二操作指令包括步骤:判断第一操作指令所在指令流的指令地址是否设置了替换标识;若未设置替换标识,则根据数据访问异常消息生成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一操作指令所在指令流的指令地址设置替换标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当第二处理器执行第一操作指令产生数据访问异常消息时,判断第一操作指令的指令地址是否设置了替换标识;若设置了替换标识,则忽略数据访问异常消息。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二指令缓存,指令缓存中存储有多条待执行的操作指令,方法还包括步骤:当第二处理器从第二指令缓存中顺序提取指令缓存中的第一条操作指令进行执行时,将应用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的第二操作指令提交到第二指令缓存,以便第二处理器执行第二指令缓存中的其他待执行指令后,执行第二操作指令访问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数据访问异常消息生成第二操作指令包括步骤:将第一操作指令的第一目标地址置换为第二目标地址;根据第二目标地址生成第二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