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子神经网络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16962.X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平;田野;李强;赵洋;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E1/00 | 分类号: | G06E1/00;G06N3/04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于倩 |
| 地址: | 4013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神经网络 | ||
1.一种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器阵列(1)、调制器阵列(2)、第一合束器(3)、调制器(4)、分束器(5)、延时线(6)、第二合束器(7)和探测器(8);
所述激光器阵列(1)用于发出多束波长不同的激光;
所述调制器阵列(2)用于对所述激光器阵列(1)输出的激光进行调制,将卷积核的权重加载到所述激光器阵列(1)发出的不同波长的激光上;
所述第一合束器(3)用于将加载权重后的多束激光合束,得到第一光束;
所述调制器(4)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束进行调制,将待处理信息加载到所述第一光束上;
所述分束器(5)用于将加载待处理信息的所述第一光束分束,得到波长不同的多束光;
所述延时线(6)用于使分束后的多束光产生等差延时;
所述第二合束器(7)用于将产生等差延时后的多束光合束,得到第二光束;
所述探测器(8)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束,实现信号的错位相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相器(9);
所述移相器(9)设置于所述延时线(6)与所述第二合束器(7)之间;
所述移相器(9)用于改变波导的群折射率ng,引起延时线中时延量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引线键合(10);
所述光学引线键合(10)用于连接所述调制器阵列(2)与所述第一合束器(3);
经过所述调制器阵列(2)调制后的多束光通过所述光学引线键合(10)进入所述第一合束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差延时的时延公差Δτ与所述调制器的带宽BWm成反比;
所述延时线(6)的长度与光速c和所述时延公差Δτ成正比,与波导的群折射率ng成反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1)的通道数等于卷积核中权重个数;对于n×n的卷积核,通道数为n2;对于n×m的卷积核,通道数为nm,其中,n和m均为任意大于等于1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束器(3)、所述分束器(5)或者所述第二合束器(7)由以下器件构成:
阵列波导光栅、多模干涉耦合器或宽带定向耦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对于n×n的卷积核,所述调制器阵列(2)的工作带宽BWe与所述调制器(4)的工作带宽BWm间满足如下公式:
BWm≥N×n2×BWe,其中,N表示人工智能架构中卷积核的运算次数,n×n表示卷积核的大小;
对于n×m的卷积核,所述调制器阵列(2)的工作带宽BWe与所述调制器(4)的工作带宽BWm间满足如下公式:
BWm≥N×n×m×BWe,其中,N表示人工智能架构中卷积核的运算次数,n×m表示卷积核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神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1)和所述调制器阵列(2)的中心波长间隔δλ的典型值在0.4nm-4.8nm之间,满足如下公式:
δλΔΛ/n2,其中,n×n表示卷积核的大小,Λ表示所述调制器(4)的波长工作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9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