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329.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李威;黄煜鹏;贾冰冰;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3/24;F24F1/0011;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春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具有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壳体内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位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导向部用于将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个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后,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另一个排出壳体外。通过导向部来引导气体方向,将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导流作用,而且减弱了气体紊流度,降低了涡流噪音的强度,改善了涡流噪音的音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挑选空调时多数用户都偏向于噪音值较低的空调。目前很多空调在高风档时存在噪音值偏高,音质难听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部分空调为了降低空调噪音,只能选择降低贯流风叶的转速,通过牺牲风量来达到降噪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大大的降低了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因此,如何在不牺牲空调制冷/制热能力的同时,把空调的噪音降低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针对空调降噪的研究大多都只是理论研究,部分技术的结构较复杂,成本也很高,不利于空调的量产;部分研究基于噪音的幅值、波长等特性,利用特殊的发声装置来反向消除空调的部分噪音,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风险,难以应用在实际的空调技术中。
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有一种空调降噪装置及降噪方法,通过噪音采集模块,并根据降噪算法来发出另一种噪音抵消降低空调的噪音,但该方法不仅增加了空调的成本,而且也存在一定噪音污染的风险。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空调降噪风道是通过多段短管体对接,增强管道上下侧板对通过气流的抗压性,从而降低震动所产生的噪音,但该方法一方面结构较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风道体积,从而导致风量的减少,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在空调贯流风叶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涡流在这些管道之间存在共振的可能,导致空调的涡流噪音增大,音质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噪风道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壳体内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位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导向部用于将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个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后,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另一个排出壳体外。
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凸起部和凹陷部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凸起部为多个,凹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交替地设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设置于壳体内,蒸发器将壳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风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风口与第二腔体连通,导向部位于第一腔体内,多个凸起部朝向蒸发器一侧凸起地设置,多个凹陷部远离蒸发器一侧凹陷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凸起部中至少一个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与其余的凸起部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不同地设置,和/或,多个凹陷部中至少一个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与其余的凹陷部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同地设置。
进一步地,凸起部的表面为弧面,凹陷部的表面为弧面,相邻的凸起部与凹陷部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的侧壁包括与蒸发器相对设置的腔壁面,腔壁面的靠近第一风口一侧设置有风道,腔壁面包括:第一组成段,第一组成段的第一端靠近第二风口一侧设置,第一组成段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设置于第一组成段上;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与风道连接,第二组成段的朝向蒸发器一侧的表面与竖直面具有夹角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