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1143.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旺;董雨桐;周晓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30 | 分类号: | C08G77/30;C08L33/24;C08L8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多功能 元素 阻燃 制备 方法 | ||
一种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及制备方法。阻燃剂化学结构式如下:本发明效果:将磷、硅、硼三种阻燃元素结合到同一分子中,并采用氨基封端的方式,多功能元素能够协效阻燃,因此可有效提高阻燃效果和综合性能;能够在气相和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不含卤素元素,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有活性端氨基,可通过交联、缩合等反应与基材进行化学接枝,使聚合物具有本征阻燃功能。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可控、产率较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的热塑性或者热固性塑料都具有容易燃烧的特点,通常会采用阻燃改性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卤素阻燃剂具有阻燃效率高,填充量小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阻燃剂。但由于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会产生二噁英、呋喃等有毒物质且不可降解,因此国际已对该类阻燃剂的应用进行了限制,有些已禁止使用。
无卤阻燃剂主要包括磷系、氮系、硅系、硼系、金属氢氧化物和膨胀型阻燃剂等。由于无卤阻燃剂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和适用领域不断扩大。但这些阻燃剂单独作用时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磷系阻燃剂虽然能够在气相和凝聚相起阻燃作用,但对于不含氧的基材来说很难成炭。硅系阻燃剂在燃烧时能够形成Si-O-Si交联结构,覆盖在可燃物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但也存在与阻燃基材不相容等问题。
为了获得更好的阻燃效果,平衡各类阻燃剂性能、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阻燃元素的融合,是弥补单一阻燃元素不足的常用方法,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026154号中公开了一种双环笼状磷酸酯硅氧烷阻燃剂,该阻燃剂中含有的刚性双环笼状磷酸酯基团和硅元素,阻燃剂中的磷-硅双功能元素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协效阻燃效果,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燃烧中产生的烟雾。但在阻燃尼龙6时,该阻燃剂的添加量超过20%时才能达到UL94-V0的级别,导致阻燃剂用量较高。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068001号中公开了一种聚硅硼氧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硼化合物与硅氧烷通过物理混合添加到基材后所造成的复合困难和分散不均的问题,且该阻燃剂耐热性能好,抗吸湿性强,但仅能对成炭性较高的聚碳酸酯有一定的阻燃性。
总的来说,虽然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多功能元素阻燃剂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但同时还存在添加量大、作用范围单一等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无卤高效的阻燃剂,以更好地满足多样性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及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所述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含磷-硅元素的中间体制备:在惰性气体环境下,使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混合,然后在80℃下持续搅拌,反应24小时后得到含磷-硅元素的中间体;
(2)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制备:在上述含磷-硅元素的中间体中加入三甲基环硼氧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然后在100℃下继续反应4~10小时,将反应液过滤或旋转蒸发,固形物经无水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氨基封端的磷-硅-硼多功能元素阻燃剂。
在步骤(1)中,所述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00:100:5:1000~2000。
在步骤(2)中,所述含磷-硅元素的中间体、三甲基环硼氧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4:1~2: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