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231.2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欧安格;王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安格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17/02;B32B17/06;D03D1/00;D03D9/00;D03D15/217;D03D15/267;D03D15/47;D03D15/50;D03D15/5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度 玻璃纤维 网格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由经线和纬线编织组成,所述经线、纬线的直径为0.25‑0.32㎜,经线和纬线由直径为5‑8μm的单丝和直径为12‑16μm的棉纤维络纱而成,棉纤维与单丝的络纱比例为1:3,经线和纬线外缠绕有直径为0.1‑0.15毫米的棉线;通过在单丝络纱过程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棉纤维,在外层再缠绕一层棉线,以玻璃纤维为骨架,棉线提供吸水性能;当玻璃纤维网格布用于内墙保温时,在南方潮湿的夏季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削弱内墙经常会出现返潮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网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可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内外墙体保温、防水、防火、抗裂等;玻璃纤维网格布以耐碱玻纤网布为主,它采用中无碱玻纤纱(主要成份是硅酸盐、化学稳定性好)经特殊的组织结构—纱罗组织绞织而成,后经抗碱液、增强剂等高温热定型处理。
如申请号为CN202021778231.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高轻度玻璃网格布,包括:网格布本体,所述网格布本体设有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设有左经线和右经线,所述左经线和所述右经线均匀分布于所述纬线上,所述左经线和所述右经线前后夹持于所述纬线上,所述左经线和所述右经线的两侧设有紧固线,两条所述紧固线左右加持于所述左经线和所述右经纬线上,所述紧固线前后加持于所述纬线上,所述网格布本体里层通过黏合剂胶粘有亲肤层,所述网格布本体设有耐磨层、耐扭折层、阻燃层,该方案虽然耐磨度高,拉伸度强、牢度高、韧性好,不易变形、错位、断裂;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在南方潮湿的夏季玻璃纤维网格布用于内墙保温时墙体渗水。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在单丝络纱过程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棉纤维,在外层再缠绕一层棉线,以玻璃纤维为骨架,棉线提供吸水性能;再通过设置基底线,使得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安装过程中更加便捷。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轻度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由经线和纬线编织组成,所述经线、纬线的直径为0.25-0.32㎜,经线和纬线由直径为5-8μm的单丝和直径为12-16μm的棉纤维络纱而成,棉纤维与单丝的络纱比例为1:3,经线和纬线外缠绕有直径为0.1-0.15㎜的棉线;
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网格布经常会被用于玻璃内墙的保温;同时能够避免外抹层整体表面张力收缩以及外力引起的开裂;但是在南方潮湿的夏季,内墙经常会出现返潮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玻璃球熔融之后经过铂合金板拉丝成单丝,在拉丝过程中单丝涂覆有有机树脂,棉纤维在与单丝混合络丝之前经过防霉剂包裹干燥处理;棉纤维与单丝络丝之后经过高温热定型形成单线,再将经过防霉处理的棉线缠绕包裹在单线外,再经过编织机将单线编织为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网格布;在使用时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四个边角固定在墙面上,在通过涂抹硅藻泥将玻璃纤维网格布覆盖住,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南方,当墙面潮湿出现水气凝结时,棉线对多余的水分进行吸附,防止墙面上堆积的水分过多造成墙面损坏;同时,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内墙安装的过程中,断裂的玻璃纤维会对安装人员的皮肤产生刺激,通过在外层包裹有棉线,解决了易使皮肤发痒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安格,未经欧安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