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份螺杆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05697.5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曲东升;李长峰;张博文;李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组份 螺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螺杆阀,具有与螺杆阀配套使用的控制器、用来固定定子的定子固定座和用来驱动转子转动的电机,所述定子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阀体出口,在螺杆阀出胶时,利用控制器实时采集和跟踪电机的电流,并依据电机的电流变化判断两个阀体出口的压力情况。该双组份螺杆阀具有无需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减少设备成本、规避压力传感器损坏风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阀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组份螺杆阀。
背景技术
双组份螺杆阀在出胶时,从两个阀体出口点出的胶水经混合管混合后点出,胶水在混合管内混合后即开始固化,如果点出针头的孔径太细、出胶的间隔时间太长、胶水的固化时间很短,这些将导致阀体出口连接混合管的整个腔体内压力积聚,流体压力持续上升,会造成腔体薄弱部位的炸胶(如高压条件下的胶水从混合管与阀体出口的连接处泄漏),上升的流体压力会导致出胶不均匀,影响工艺制程。行业内通过在两个阀体出口与混合管形成的腔体上安装两只压力传感器(分别实时监测两个阀体出口的流体压力)或一只压力传感器(因为两个阀体出口本质上是连通的,两个出口的流体压力无显著差异)。就该问题目前还没有不用压力传感器的解决方案。
定子完全安装固定在双组份螺杆阀的上下连接的装配结构中,且定子中下部的少部分与下装配结构紧密安装、定子中部及上部的绝大部分与上装配结构紧密安装,当胶水长期不用且在螺杆阀内部出现变质时,会将定子的上端部与上装配结构黏连,定子的绝大部分被限定在上装配结构中,难以拆卸。
在双组份螺杆阀内,胶水出现变质时,驻留在定子与转子啮合腔中的胶水会黏连并阻碍转子在定子内自由转动。在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这种情况时,试图操作双组份螺杆阀执行出胶,电机持续输出的扭力带动转子,但转子因在定子内部的部分无法转动而两侧承受持续的电机扭力,存在转子被扭断的风险。
针对不同胶重的双组份胶水点胶应用工艺,双组份螺杆阀有不同单圈出胶量的定子规格(包括配套的转子),但不同规格的定子在机械安装层面是具备互换性的,这将导致用户使用时无法完全确认双组份螺杆阀内部已装配的定子规格,需要拆开螺杆阀确认定子规格,或者在点胶过程中发现出胶量显著偏大/偏小时才发现定子规格与所需规格不符。
因双组份螺杆阀的转子全封闭地装配在装配结构中,螺杆阀执行出胶时,转子是否旋转以及转速是否正常,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同时,当电机无法带动转子转动时,需要拆机检查转子情况,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组份螺杆阀,该双组份螺杆阀具有无需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减少设备成本、规避压力传感器损坏风险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组份螺杆阀,具有与螺杆阀配套使用的控制器、用来固定定子的定子固定座和用来驱动转子转动的电机,所述定子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阀体出口,在螺杆阀出胶时,利用控制器实时采集和跟踪电机的电流,并依据电机的电流变化判断两个阀体出口的压力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出胶过程中的电机电流,可以完成原本流道压力传感器实现的功能,包括出胶量的不稳定、因胶水固化程度加强而出胶量不断减少和因胶水完全固化出口阻塞。
进一步具体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收集正常出胶条件下的出胶过程中电机的电流实时变化曲线,并将该电流实时变化曲线作为无异常时的电流特征,在后续出胶的工艺制程中,每次出胶都收集电机的电流变化曲线,并与无异常时的电流特征作比对。
进一步具体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螺杆阀还具有进料型腔和定子护套,所述进料型腔、定子护套以及定子固定座依次装配,所述定子由位于一端的第一装配部、位于另一端的第二装配部以及位于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两者之间的裸露部构成,所述第一装配部与定子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装配部与进料型腔连接,所述裸露部与定子护套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