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4610.2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新;蔡斌;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C25D5/56;C25D7/00;C08L5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钟燕琼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表面 制备 cu cnts 疏水 镀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属于疏水镀层领域。本发明将预处理后的塑料置于化学镀银液中进行化学镀银处理,然后在由五水硫酸铜、硫酸、碳纳米管和去离子水配成的复合镀液中进行电镀处理,最后置于空气中或进行干燥,镀层发生浸润性转变得到具有超疏水性能的Cu‑CNTs超疏水镀层。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在预镀银的ABS塑料表面制备了具备良好导电性和超疏水性的Cu‑CNTs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简单,可拓宽导电超疏水材料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水镀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由于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以及优异的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讯设备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塑料表面金属化工艺可以结合塑料和金属的优点,使材料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保持塑料低密度的同时赋予其金属的特性,如导电性、耐磨性、电磁屏蔽性以及装饰性等。
在微电子、汽车等行业,电镀法是最常用的塑料表面金属化方法,通过在表面电镀铜,可使材料表面获得金属的特性,从而实现导电、耐摩擦等各种性能,但纯铜镀层表面易吸附腐蚀介质导致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超疏水表面是指水滴在表面的接触角大于等于150°,滚动角小于等于10°的表面,超疏水表面表现出憎水性,当表面呈一定倾斜角时水滴会滚落,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从而抑制腐蚀行为的发生。
一般而言,制备超疏水表面需要两个步骤:一是在材料表面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构造一个微纳粗糙结构;二是通过含氟等低表面能物质对所构造的粗糙表面进行修饰,降低材料表面能。但是目前的工艺往往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和含氟类有害物质,因此限制了超疏水表面的工业化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展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的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有利于超疏水表面的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超疏水表面制作周期长、生产工艺复杂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该处理过程易于实现,制作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镀Cu-CNTs复合镀层:将预镀银处理后的塑料置于复合镀液中,通过电镀法制备Cu-CNTs复合镀层;所述复合镀液由碳纳米管(CNTs)、十二烷基硫酸钠、五水硫酸铜、硫酸和水组成;
(2)Cu-CNTs复合镀层的浸润性转变:将步骤(1)所得Cu-CNTs复合镀层进行清洗,随后放置于空气中或进行干燥,Cu-CNTs复合镀层由亲水状态转变为超疏水状态。
优选的,步骤(1)所述复合镀液组成成分为:碳纳米管1~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5~1.5g/L、五水硫酸铜180~240g/L、硫酸20~40ml/L。
优选的,步骤(1)所述电镀的温度为20~30℃,电流密度为0.5~2.5A/dm2,电镀时间为3~10分钟。电流密度进一步优选为1~2.5A/dm2。
优选的,所述电镀的过程附加500r/min的磁力搅拌。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90℃,时间为48~72小时;所述放置于空气中的时间大于等于11天。
优选的,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为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且直径小于8nm,长度为10~30μm。
优选的,步骤(1)所述复合镀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