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及加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3453.3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牛磊;郑炜;刘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加工 定位 夹紧 结构 加紧 方法 | ||
一种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及夹紧方法,该夹紧结构的基体是一个顶部开敞的箱型体,箱型体的内腔尺寸大于盒形零件的外形尺寸,在箱型体内腔的两侧壁和后端侧壁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方向的定位销钉,箱型体内腔的前端侧壁与两侧侧壁之间有间隙,在箱型体内腔的前端侧壁中部设有横向的楔形槽,另有一个与该楔形槽匹配的楔形块,将盒形零件放入箱型体的内腔中,使盒形零件的两侧和后端的外侧壁与定位销钉相接;将楔形块平行插入楔形槽中将盒形零件夹紧在夹紧结构的箱型体的内腔中进行加工;盒形零件加工完成后,将楔形块自楔形槽中退出,即可取出盒形零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定位工装技术,具体是一种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及夹紧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盒形零件是一种有一定厚度且具有腔体和各种外形的零件,其外部尺寸相对容易满足但在精加工内部槽、孔时因为腔体结构的强度和刚性缺陷,在大批量加工时往往由于装夹不平衡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产品质量无法有效控制。
长期以来,因为该类零件特点属于盒形腔体,具有一定厚度的壁厚和腔体且通常在腔体内部还需要进行钻孔或铣槽的操作,所以一般采用小批量机加的工艺方法,但机加过程中使用通用的机床夹紧结构装夹往往无法达到满意的精加工尺寸和外形要求,尤其是在刀具高速进给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装夹不稳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零件会发生偏移甚至扭动,导致加工失败或精度低下,产生次品。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制造成本和使用效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需要设计一套稳定的装夹结构来加工高精度要求的金属内腔盒形零件,既能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又能保证精度和操作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盒形零件加工内腔的夹紧结构及加工方法,既能解决零件加工成本和效率问题,又能保证尺寸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紧结构的基体是一个顶部开敞的箱型体,箱型体的内腔尺寸大于盒形零件的外形尺寸,在箱型体内腔的两侧壁和后端侧壁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方向的定位销钉,箱型体内腔的前端侧壁与两侧侧壁之间有间隙,在箱型体内腔的前端侧壁中部设有横向的楔形槽,楔形槽的槽底是第一斜楔面,另有一个与该楔形槽匹配的楔形块,该楔形块前侧面为平面,后侧面为第二斜楔面,第一斜楔面与第二斜楔面斜度一致相互配合。
所述的楔形块的长度大于楔形槽的长度。
所述的第一斜楔面与第二斜楔面的倾斜角度最好为6°。
所述的箱型体的底部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耳片,耳片上设有U形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内容:1)使用上述的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2)将夹紧结构的基体通过 U形槽固定在机床表面;3)将盒形零件放入箱型体的内腔中,使盒形零件的两侧和后端的外侧壁与定位销钉相接;4)将楔形块平行插入楔形槽中将盒形零件夹紧在夹紧结构的箱型体的内腔中进行加工;5)盒形零件加工完成后,将楔形块自楔形槽中退出,即可取出盒形零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夹紧结构的箱型体内腔与金属盒形零件外形匹配,通过定位销钉和楔形块将金属盒形零件夹紧在箱型体内腔中,夹紧结构的基体通过U形槽与机床固定,使金属盒形零件的加工内腔准确定位;2)本申请的夹紧结构具有装夹方便、可靠,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成本小,适用于大批量模块化的金属盒形零件的加工,对同类盒形结构零件均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盒形零件加工定位的夹紧结构(带料状态)示意图。
图2是夹具基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楔形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3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