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增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2681.9 | 申请日: | 202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1/04 | 分类号: | B64C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系统 | ||
1.一种机翼增升系统,包括机翼,所述机翼具有机翼中段(36)及设置在机翼中段(36)后方的后缘襟翼(4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中段(36)上设置有引气喷管(37),所述引气喷管(37)朝向所述后缘襟翼(40),且所述后缘襟翼(40)位于由所述引气喷管(37)产生的喷流所形成的高速喷流区域内,所述引气喷管(37)通过引气管道(34)连接至发动机外涵道(31),所述引气管道(34)上具有引气控制活门(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中段(36)通过短舱挂架(33)连接至发动机,所述引气喷管(37)设置在所述机翼中段(36)内,所述短舱挂架(33)内形成所述引气管道(34),或者所述短舱挂架(33)内形成用于贯穿所述引气管道(34)的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管道(34)具有伸入所述发动机外涵道(31)内的外涵道引气口(32),所述外涵道引气口(32)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上壁面、下壁面、左壁面及右壁面,其中,所述上壁面由外涵道上壁面形成,所述下壁面由所述接口伸入所述发动机外涵道(31)的部分构成,所述左壁面及所述右壁面在所述上壁面与所述下壁面之间过渡,且所述左壁面及所述右壁面的过渡段设置为圆弧过渡,所述左壁面及所述右壁面的前缘部分通过圆弧修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道引气口(32)伸入所述发动机外涵道(31)的进口高度小于所述动机外涵道(31)高度的1/2,进口宽度小于1.3倍的所述进口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喷管(37)的管道面积向出口方向呈扩张性延伸,且所述引气喷管(37)的长度为安装所述引气喷管(37)的机翼中段处厚度的2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喷管(37)包括多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喷管(37)具有引气喷口(38),所述引气喷口(38)大致为矩形,所述引气喷口(38)的展向宽度不小于后缘襟翼(40)宽度的1/2,所述引气喷口(38)的高度小于机翼厚度,所述引气喷口(38)的出口法向被设置为与特定的后缘襟翼(40)的偏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喷管(37)的喷口与所述后缘襟翼(40)之间具有襟翼缝隙(3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增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缝隙(39)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由引起喷管(37)的喷口产生的气流的膨胀高度的2倍,或者所述襟翼缝隙(39)的宽度大于所述襟翼缝隙(39)的缝隙高度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6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起落架撑杆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制冷组件温度控制解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