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2007.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沙嫣;沙晓林;马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0 | 分类号: | D01F2/00;D01F1/10;D01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负离子 再生 纤维素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原料中包含纤维素、石墨烯材料、改性剂、负离子粉;步骤2,使用球磨机对负离子粉进行研磨,然后干燥;步骤3,将纤维素、石墨烯、改性剂分散于溶剂中,通过搅拌使纤维素充分溶解,配制纺丝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包含完全溶解的纤维素的纺丝液,使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纺丝。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纤维具备抗菌、释放负离子等功能,能够扩展纤维素纤维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材料,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它是人类已知的厚度最薄、质地最坚硬、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质,结构非常稳定,迄今为止研究者尚未发现石墨烯中有碳原子缺失的情况,碳原子之间的链接非常柔韧,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几乎完全透明,却极为致密,不透水、不透气,即使原子尺寸最小的氦气也无法通过,导电性能好,石墨烯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导电性超过了任何传统的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类似石墨表面,可以吸附和脱附各种原子和分子,还有抵御强酸强碱的能力。
根据石墨烯抗菌原理,石墨烯在纤维中及表面的密集分布,石墨烯将部分嵌入在纤维内部,部分露出纤维表面,形成更有利于杀灭细菌的石墨烯纳米刀,杀灭细菌,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而负离子功能是通过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纳米级电气石粉末,使这些电气石粉末镶嵌在纤维的表面,通过这些电气石发射的电子,击中纤维周围的氧分子,使之成为带电荷的负氧离子。
据文献了解到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它主要是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能对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负氧离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和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因此能起到镇静、催眠及降血压作用;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呼吸道后,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其痉挛;负氧离子进入人体血液,可使红血胞沉降率变慢,凝血时间延长,还能使红血胞和血钙含量增加,白细胞、血钙和血糖下降,疲劳肌肉中乳酸的含量也随之减少。负氧离子能使人体的肾、肝、脑等组织的氧化过程加强,其中脑组织对负氧离子最为敏感。
纤维素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吸湿性,但是并不具备功能性。传统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主要是通过在纤维表面进行后处理实现,而这种方法制备的功能性纤维,其功能性不耐水洗,后处理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使纤维素纤维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具备抗菌、释放负离子等功能,能够扩展纤维素纤维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原料中包含纤维素、石墨烯材料、改性剂、负离子粉;步骤2,使用球磨机对负离子粉进行研磨,然后干燥;步骤3,将纤维素、石墨烯、改性剂分散于溶剂中,通过搅拌使纤维素充分溶解,配制纺丝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包含完全溶解的纤维素的纺丝液,使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纺丝。
上述的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纤维素89%~99%,石墨烯材料0.1%~10%,改性剂0.1%~5%,负离子粉0.1%~5%。
上述的石墨烯负离子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改性剂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聚乙二醇、聚乙烯吡络烷酮、羟甲基纤维素按质量比为1:(1~2):(2~3)混合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超强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发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