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的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241.1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曾文华;李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12 | 分类号: | C08G18/12;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碲键 扭曲 多重 氢键 水性 室温 修复 聚氨酯 | ||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的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包含了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双动态作用,其原料组分的质量配比如下:
二异氰酸酯 10~40
双碲二醇 3~10
碳酰肼 1~7
高分子二元醇 30~100
二羟甲基丙酸 3~10
三乙胺 2~8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1~0.02
有机溶剂 14~20
去离子水 200~430
这种基于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的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是通过以下特定方法制备的:
(1)将高分子二元醇和二羟甲基丙酸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在100~130℃、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3~5 h,除去水分;
(2)将干燥后的上述两种组分、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70~90℃反应3~5 h,得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
(3)降温至50~60℃,加入双碲二醇进行扩链,在氮气保护下,反应2~4 h,得到主链含双碲键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
(4)降温至20~40℃,加入有机溶剂调节体系粘度,并加入三乙胺中和反应15~20min;
(5)将转速调至1500~1800r/min,加入80%的去离子水高速乳化15~20 min,随后加入经剩余20%去离子水稀释的碳酰肼进行封端,继续高速搅拌15~20min分散均匀,然后将转速调至500~800 r/min,持续反应2~3h,得到碳酰肼封端的含双碲键的聚氨酯乳液;
(6)将得到的含少量有机溶剂的聚氨酯乳液,在旋转蒸发仪中,40~50℃, 0.080~0.088 MPa真空度下减压蒸馏2~3 h,脱除有机溶剂,得到基于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的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碲键和扭曲多重氢键的水性室温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二元醇为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一种,且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 g/mol、2000 g/mol、3000 g/mol中的一种;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丙酮、丁酮、氯仿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2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换料系统及换料方法
- 下一篇:到表面发射器的高频信号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