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080.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冬;葛明华;谭卓;忻莹;虞昆;孟可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不规则 骨折 复位 辅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头面部发生错位骨折后,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复位的难题。辅助器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设有至少两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一柱体上的第一活动杆和铰接在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之间设有齿轮套件同时与两者啮合。通过操作齿轮转动来控制断骨的移动,施力的稳定性更容易控制,可以在有限空间施加较大的力,无需大面积切开断骨处的肌肉组织,减少手术副作用;施力的方向可以最大限度平行于断骨表面,进而最大限度减轻剪切力带来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
背景技术
面对头面部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骨折断端发生错位后,通常需要切开面部组织,充分暴露断骨进行复位,但头面部密布着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切开复位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伤。现有的切开复位需要用剥离子利用杠杆原理将错位的骨折断端撬起来,施力的过程存在很强的不可控性,主要缺陷如下:
1、为了充分暴露术野而切开和分离的组织比较多,带来了额外损伤;
2、剥离子撬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了骨膜,而骨组织的营养主要来自骨膜,破坏后会影响骨折断端的愈合;
3、撬动的过程会导致骨断端的不规则裂缘变形或有碎骨脱落,进而不利于断端的对合;
4、撬动的过程还会对周围组织形成挤压和牵拉,从而增加软组织水肿和人造腔隙,这种人为腔隙积聚的渗液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目的在于解决头面部发生错位骨折后,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复位的难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设有至少两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一柱体上的第一活动杆和铰接在所述第二柱体上的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之间设有齿轮套件同时与两者啮合。
所述齿轮套件包括齿轮和带锁定齿轮功能的抱轨槽,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上具有抱轨部和所述抱轨槽配合以阻止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脱离。
所述辅助器包括操作件,所述齿轮上具有便于和所述操作件传动连接的操作口。
所述操作口包括中心口,所述中心口的侧边具有向齿轮边缘延伸的偏心口,所述操作件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端部的侧壁上具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嵌入所述偏心口。
所述偏心口的两侧壁上具有限位槽,所述传动部嵌入所述限位槽中。
所述操作口贯穿于所述齿轮。
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上套设可移动固定套,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都铰接在所述固定套上。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上具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延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轴向布置。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的端部具有钻头。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对应钻头的端部具有外螺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头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复位辅助器,通过操作齿轮转动来控制断骨的移动,施力的可控性性大大增加,避免了为充分暴露术野而大面积切开断骨处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减少了手术副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辅助器和断骨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