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钴矿选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8846.X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施帅;邹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钴矿 选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钴矿选矿方法,本发明碎磨工序采用“半自磨+球磨”工艺流程,选别流程采用“先硫、后氧+中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针对有用金属同时以硫化矿和氧化矿的形式存在,而硫化矿的可浮性优于氧化矿的可浮性,因此先对硫化矿进行浮选,硫化矿扫选的尾矿中有用金属主要以氧化矿的形式存在,此时通过加入硫化剂,将较为难浮的金属氧化矿硫化为较为易浮的金属硫化矿后再进行浮选,减少了金属氧化矿在浮选过程中的损失,有效减少细粒级矿物和有用金属氧化矿在尾矿中损失,显著提高了铜和钴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钴矿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铜和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材料。随着近年来不断地开采,嵌布粒度粗的易选铜钴矿越来越少,而嵌布粒度细的多金属复杂共生难选铜钴矿越来越多。因此,在使用过去常规的选矿工艺时,铜和钴的回收越来越困难,急需探索新的工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条件。
针对细粒级有用金属的回收,由于与脉石矿物存在大量的连生,造成磨矿难以实现单体解离,使得金属易随脉石矿物进入尾矿,造成金属损失,此种现象仅仅通过调整药剂制度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选矿指标。
针对原矿中铜和钴既存在硫化矿也存在氧化矿的情况,使用常规的简单浮选流程难以实现两类矿物的综合回收,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浮选工艺流程不完善,细粒级矿物及金属氧化矿难以上浮,导致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细粒级金属在尾矿中的损失和矿物铜钴与脉石矿物连生在尾矿中损失、能够显著提高铜和钴回收率的铜钴矿选矿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钴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钴矿破碎后筛分,得到筛上物料和筛下物料;
(2)将筛上物料再次进行破碎,将筛下物料进行分级,得到第一沉沙和第一溢流产品;
(3)将第一沉沙进行磨矿后再次进行分级,将第一溢流产品送至粗选段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
(4)将粗选精矿进行一次精选作业,获得一次精选精矿和一次精选尾矿;将粗选尾矿进行一次扫选作业,获得一次扫选精矿和一次扫选尾矿;
(5)将一次扫选尾矿进行二次扫选作业,获得二次扫选精矿和二次扫选尾矿;
(6)将二次扫选尾矿进行氧化矿粗选作业,得到氧化矿粗选精矿和氧化矿粗选尾矿;
(7)将氧化矿粗选尾矿进行氧化矿扫选作业,得到氧化矿扫选精矿和最终尾矿;
(8)将一次精选尾矿、一次扫选精矿、二次扫选精矿、氧化矿粗选精矿、氧化矿扫选精矿合并作为中矿进行分级,得到第二沉沙和第二溢流产品;
(9)将第二沉沙进行磨矿后再次进行分级,将第二溢流产品送至中矿精选段进行一次中矿精选,获得中矿一次精选精矿和中矿一次精选尾矿;
(10)将中矿一次精选精矿进行二次中矿精选,得到中矿二次精选精矿和中矿二次精选尾矿;将中矿一次精选尾矿送至氧化矿粗选段进行选别,将中矿二次精选尾矿送至中矿一次精选段进行选别,将一次精选精矿和中矿二次精选精矿合并作为最终精矿。
根据上述的铜钴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铜钴矿采用半自磨机进行破碎后再采用直线筛进行筛分,得到筛上物料和筛下物料;半自磨机型号为的湿式自磨机,破碎后的铜钴矿中-2mm物料含量占78%-82%;步骤(2)中将筛上物料返回步骤(1)中的半自磨机再次进行破碎;将筛下物料送至第一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得到第一沉沙和第一溢流产品;第一水力旋流器为1组的水力旋流器组成的旋流器组,第一溢流产品中细度为-0.074mm的物料占68%-72%、矿浆浓度为28%-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推拉窗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汽车车身环保覆盖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