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芯片的读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8393.0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岚;刘宣力;齐晓龙;于来强;杨定华;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极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G16H40/67;G06K7/10;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彦朝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芯片 读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芯片的读取方法,包括:当靶向芯片进入阅读器的阅读范围后,所述阅读器读取所述靶向芯片中的信息;所述阅读器对所述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若所述靶向芯片是所述阅读器的可读的芯片,且当所述靶向芯片第一次被所述阅读器读取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向所述靶向芯片所在的部位发送电磁波,且持续发送预设时间段;若不是第一次被阅读器读取,则阅读器不启动。因此,所述阅读器可以对靶向芯片进行身份识别,防止不具有相应身份特征的靶向芯片的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且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启动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递电磁波的功能,实现通过电磁波治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芯片的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射频识别卡的应用场景为身份的识别,但一般也就局限在身份的识别,例如门禁卡,仅是通过阅读器对门禁卡内存储的信息进行识别判断的过程,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不存在其他的信息的传递。另外,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疾病治疗或疾病康复的应用场景是屈指可数的,因此,如何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其升级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或疾病康复领域是现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芯片的读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芯片的读取方法,该读取方法包括:
当靶向芯片进入阅读器的阅读范围后,所述阅读器读取所述靶向芯片中的信息;
所述阅读器对所述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若所述靶向芯片是所述阅读器的可读的芯片,且当所述靶向芯片第一次被所述阅读器读取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向所述靶向芯片所在的部位发送电磁波,且持续发送预设时间段;若不是第一次被阅读器读取,则阅读器不启动;
优选的,所述持续发送预设时间段之前,包括:
所述阅读器向用户展示时间设定界面;
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出一个时间段,所述阅读器将用户选择出的时间段定义为预设时间段。
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0分钟,且小于等于60分钟。
优选的,所述阅读器对所述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若所述靶向芯片不是所述阅读器的可读的芯片,所述阅读器的控制模块向阅读器的警报模块发送第一警报指令,所述警报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警报指令向外发出警报。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靶向芯片第一次被所述阅读器读取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向所述靶向芯片所在的部位发送电磁波,包括:
所述阅读器的控制模块产生持续的电磁波,并在预设时间段内将该电磁波发送至所述靶向芯片的所在部位;
或者,在所述靶向芯片中设置电磁波产生电路和定时电路,所述阅读器向所述靶向芯片传递启动信号以及预设时间段信息,所述电磁波产生电流产生电磁波,并作用于相对应的部位,且所述定时电路定时时间为预设时间段,当时间期限到达时,所述电磁波产生电流停止工作,停止产生电磁波。
优选的,所述若不是第一次被阅读器读取,则阅读器不启动,包括:
预设读取次数阈值;
当所述靶向芯片不是第一次被阅读器读取时,确定所述靶向芯片被读取的实际次数;
判断所述实际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读取次数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极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极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