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式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136.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喜刚;董高通;胡托克;毛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仁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6;F16F9/3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方华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弹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式气弹簧,包括有缸筒、伸缩设于缸筒的活塞杆,活塞杆设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骨架、矩形圈、碗形圈、活塞平垫及活塞花垫,活塞骨架固定安装于活塞杆上;矩形圈和碗形圈均套设于活塞骨架上,活塞平垫与矩形圈相抵限位,活塞花垫与碗形圈相抵限位,碗形圈的外侧壁设置为柱面;缸筒的内壁沿缸筒的轴向开设有长条的细槽,细槽供缸筒内的气体流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单碗形圈和矩形圈相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运动时与缸筒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在启动时产生较大的静锁力,柱面可减小碗形圈向外扩张的程度,减小弹性回复力,从而减小启动力,更便于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式气弹簧。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主要由压力缸筒、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以及接头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现常用于房车的窗户上,主要对窗户起到开启状态下的支撑作用。
市面上常见的阻尼式气弹簧主要包括有两种,其一,活塞上设有正反双碗形圈(如图1所示),包括有缸筒1’、活动设于缸筒1’内的活塞杆2’,活塞杆2’上设有活塞3’,活塞3’包括有两个正反设置的碗形圈4’,在正常抽拉使用的状态下,橡胶碗形圈在油脂润滑作用下,与缸筒内壁摩擦相对较小,而当静置时(如开启、关闭并放置数天),因橡胶件自身膨胀,具有沿径向向外形变的趋势,将导致橡胶与缸筒内壁接触面积增压,从而使得摩擦力剧增,进而产生较大的静锁力,使得用户需要大力操作才能拉动,不仅存在使用较费力的缺点,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窗体变形甚至损坏。
其二为缸筒内壁阶段式开槽的气弹簧,如公告号为CN2108898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分段式阻尼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组件、活塞杆以及封堵,缸体呈长筒状,缸体的后端通过封堵密封,缸体内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固定于缸体前端;活塞组件与缸体的内侧壁滑动密封配合,活塞组件固定设置于活塞杆的后端,活塞杆的前端穿出缸体且与导向套滑动密封配合,缸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旁通槽,若干旁通槽沿缸体轴向间隔设置;在缸体轴向方向上,旁通槽的长度均大于活塞组件与缸体内侧壁接触部分的长度。如此,在使用时,活塞可停留于任意的槽外位置。但是上述气弹簧存在以下缺点:1.当活塞位于槽外区域停止时,拉动活塞杆,会造成启动力较大的问题;2.装配时要求活塞处于使用状态下,当活塞位于最小行程时,必须位于槽内,以防止开启力度过大,而在活塞最大行程时,则必须位于槽外,以确保较大支撑力,如此,将导致装配难度较大、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式气弹簧,具有使用较省力、便于启动和安装、尺寸精度要求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阻尼式气弹簧,包括有缸筒、伸缩设于缸筒的活塞杆,活塞杆位于缸筒内的一端设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骨架、矩形圈、碗形圈、活塞平垫及活塞花垫,活塞骨架固定安装于活塞杆上;矩形圈和碗形圈均套设于活塞骨架上,活塞平垫设置于活塞骨架的一端,活塞花垫设置于活塞骨架的另一端,活塞平垫与矩形圈相抵限位,活塞花垫与碗形圈相抵限位,碗形圈的外侧壁设置为柱面;
缸筒的内壁沿缸筒的轴向开设有长条的细槽,细槽供缸筒内的气体流通;缸筒包括前部和后部,缸筒的前部的内径小于缸筒的后部的内径,前部与后部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缸筒的后部相对前部呈向外扩张的扩口;
活塞骨架的侧壁一体成型有凸环,凸环将矩形圈和碗形圈相分隔,矩形圈位于活塞平垫与凸环之间,碗形圈位于活塞花垫与凸环之间;碗形圈的内壁设置有阶梯凸部,阶梯凸部包括有尖峰,相邻的阶梯凸部之间形成凹谷,尖峰与活塞骨架的侧壁间呈线面接触,凹谷与活塞骨架的侧壁间形成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仁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仁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属性追加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