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2006.2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洋;李一夫;陈哲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一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i 虚拟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系统和方法,属于AI虚拟人交互技术领域。包括企业微信PC端,其用于建立与用户微信端的语音和视频通讯;RPA控制器,其用于控制企业微信PC端的接听与结束;AI对话机器人,其用于接收并解析用户微信端的音频流,并生成虚拟语音和虚拟交互动画视频;第一虚拟声卡,其用于将企业微信PC端获取的音频流传输至AI对话机器人;第二虚拟声卡,其用于将AI对话机器人生成的音频流传输至企业微信PC端;虚拟摄像头,其用于将AI对话机器人生成的视频流传输至企业微信PC端。本发明利用微信现有的基础功能实现AI虚拟人交互,满足交互私密性,且不需要通过电话线路,降低了通话费用,可拓展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I虚拟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AI虚拟人交互,基本逻辑是加载AI话术来对话,通过运营商线路进行。这种方式会受到运营商的管控,而且也会产生话费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微信进行沟通,微信自带了“视频通话”功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流量来进行通话,不需要使用运营商线路,因此,如何基于微信自身的通话功能实现AI虚拟人交互,避开运营商线路的问题,是一种新的可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方法和系统,利用微信现有的基础功能实现AI虚拟人交互,满足交互的私密性,且不需要通过电话线路,降低了通话费用,应用范围广,可拓展性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系统,包括:
企业微信PC端,其安装在电脑或服务器上,用于建立与用户微信端的语音和视频通讯;
RPA控制器,其用于控制企业微信PC端的接听与结束;
AI对话机器人,其用于接收并解析用户微信端的音频流,并生成虚拟语音和虚拟交互动画视频;
第一虚拟声卡,其用于将企业微信PC端获取的音频流传输至AI对话机器人;
第二虚拟声卡,其用于将AI对话机器人生成的音频流传输至企业微信PC 端;
虚拟摄像头,其用于将AI对话机器人生成的视频流传输至企业微信PC端。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基于微信的AI虚拟人交互系统的交互方法,包括:
用户微信端与企业微信PC端建立好友关系;
用户通过自身的微信端发起对企业微信PC端的呼叫请求,若企业微信PC 端处于空闲状态,则RPA控制器控制企业微信PC端接听用户呼叫,由用户微信端提问的语音音频经第一虚拟声卡传输至AI对话机器人;所述的AI对话机器人生成虚拟语音和虚拟交互动画视频,分别经第二虚拟声卡和虚拟摄像头传输至企业微信PC端,实现与用户微信端的语音和视频通讯;
若企业微信PC端处于忙碌状态,则RPA控制器控制企业微信PC端发送预计等待人数信息至用户微信端;
用户微信端结束呼叫后,RPA控制器控制企业微信PC端接听下一个呼叫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AI虚拟人交互基于微信的基础功能实现,由于微信的对话前提是互加好友,通话双方是可信的,不存在骚扰问题,私密性较强;交互过程使用的是网络流量,不产生话费,使用成本较低,对用户友好。本发明利用微信中基础的“视频通话”功能,投放AI虚拟人二次元动画视频实现了AI虚拟人交互,交互体验更加丰富,通用性好,易于扩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一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一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2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生产还原炉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罩开启手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