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座椅座框局部抬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5923.8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辛艺;唐杰;苟华刚;谭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8 | 分类号: | B60N2/18;B60N2/02;B60N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唐攀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局部 抬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座椅座框局部抬升机构,座框的后端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端部连接有摆臂,摆臂远离所述支撑体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座框上,所述座框上安装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摆臂相对座框转动,所述摆臂转动能够带动支撑体沿座框的高度方向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体沿座框的高度方向向上抬升,能够弥补座框后端与靠背之间的高度差,并对乘员的臀部后侧形成有效支撑,使得乘员能够做到完全平躺,乘员在躺姿模式下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座椅座框局部抬升机构。
背景技术
座椅的舒适性对于用户的驾乘体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终端都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市面上大部分汽车座椅的靠背都可以倒平,尤其是中高端车型的汽车座椅,靠背倒平的主要用途是方便用户以平躺的姿态休息。然而在现有的座椅结构中,靠背倒平之后,座部后端与靠背支撑平面之间存在一定落差,这样会导致用户臀部后侧缺乏支撑,甚至是处于明显的悬空状态,用户平躺的舒适性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座框局部抬升机构,在靠背倒平时能够弥补座部后端与靠背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地改善了用户平躺的舒适性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座椅座框局部抬升机构,包括座框,其关键在于:所述座框的后端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端部连接有摆臂,摆臂远离所述支撑体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座框上,所述座框上安装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摆臂相对座框转动,所述摆臂转动能够带动支撑体沿座框的高度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座椅的靠背向后放倒后,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体沿座框的高度方向向上抬升,能够达到弥补座框后端与靠背之间高度差的目的,从而使得座椅靠背能够放倒至真正纯平的姿态,显著地提升了用户平躺的舒适性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摆臂具有驱动段和支撑段,其中,驱动段的一端铰接在座框侧板的中部,支撑段相对于驱动段沿座框的宽度方向向内偏移设置,支撑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端部。如此设计,实现了支撑体向上抬升的转动装配,并有利于驱动机构控制摆臂旋转。
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连接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驱动段远离与座框铰接的一端设有弧形齿部,该弧形齿部与所述齿轮啮合。采用上述结构,减速电机工作即可驱动支撑体向上抬升。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上固定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驱动段上设有弧形孔,该弧形孔滑动套设在所述限位销上。弧形孔在限位销内滑动,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即:限定支撑体运动的上下极限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侧板的外侧,齿轮通过支架转动安装在侧板的内侧。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具有三个与侧板固定连接的支耳,其中一个所述支耳固定在所述限位销的端部,所述齿轮的中部套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一端支撑在支架上。采用上述结构,各部件布局合理,有助于保证产品结构的紧凑性和装配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齿部的内侧连接有加厚齿板,加厚齿板的齿形与弧形齿部的齿形一致。采用上述结构,有助于提升齿轮的啮合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段与支撑段之间具有偏移过渡段,所述驱动段、支撑段和偏移过渡段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段与支撑体连接的一端沿座框的长度方向超过所述驱动段。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被构造成沿座框宽度方向横置的条状结构,所述座框座簧的后端连接在支撑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