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5469.6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强;于健;张俊;许堃;付香才;耿天宝;刘道学;程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3/02;B05D3/02;E01F8/00;B07C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3002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屏障 生产 方法 自动化 生产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属于声屏障制造领域。一种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待加工卷材输送至初加工区,并将卷材进行初加工,得到工件A;判断喷涂烘干区在加工的工件量,若工件量已达到设定数量,将工件A输送至喷涂缓存区进行储存;若工件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将初加工区加工的工件A或者喷涂缓存区储存的工件A送至喷涂烘干区进行加工;将经过喷涂烘干区喷涂和烘干处理后得到的工件B输送至组装区。本发明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在喷涂烘干区中的工件数量超过设定数量时,暂时缓存待喷涂的工件,避免进入喷涂烘干区的待加工工件无法得到喷涂并阻塞整条生产线,保证了工序间的衔接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商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其高分贝的噪声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经研究发现,金属声屏障可以较好地满足高铁用声屏障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效果,因此,金属声屏障在高铁项目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生产金属声屏障的过程中通常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研发方向倾向于声屏障的自动化生产,例如一件公开号为CN108582458A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GFRC非金属声屏障生产流水线,其将平台自动输送系统、物料自动配送系统通过轨道与布料成型系统连接,通过自动化流水线替代了以前的人工操作,但是该发明中喷脱模剂机的产能无法满足加工输送系统输送的工件时,为了避免工件堆积影响设备运行,便需要暂停工件输送或卸去输送系统上的多余板材,耗费了人力物力,且降低了加工效率,另外该生产线只能够加工由一块板材形成的声屏障,而不适用于需多块板材组装加工成的声屏障的加工工况。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声屏障加工的各个工序间衔接不顺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声屏障加工方法,调整各加工工序之间板材的配送,保证各工序间衔接顺畅,提升加工效率。为了实现该金属声屏障加工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该方法的金属声屏障自动化生产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声屏障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加工卷材输送至初加工区,并将卷材进行初加工,得到工件A;
步骤二:判断喷涂烘干区在加工的工件量,若工件量已达到设定数量,将步骤一中工件A输送至喷涂缓存区进行储存;若工件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将步骤一加工完成的工件A或者喷涂缓存区储存的工件A送至喷涂烘干区进行加工;
步骤三:送至喷涂烘干区的工件A经过喷涂和烘干处理后,得到工件B;
步骤四:将工件B输送至组装区,并通过组装得到成品;
步骤五:将成品打包送至收集区储存。
优选地,步骤二中,通过生产输送线将经初加工后的工件A向喷涂烘干区进行输送;生产输送线上的工件A可通过码垛机器人取下,并通过AGV小车送至喷涂缓存区。
优选地,对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工件B进行分类后,分别送至组装区。
优选地,判断组装区在加工的工件量,若工件量已达到设定数量,将步骤三处理得到的工件B输送至组装缓存区进行储存;若工件量未达到设定数量,将步骤三处理后或者组装缓存区内储存的工件B送至组装区进行组装加工。
一种金属声屏障自动化生产线,包括:
初加工区,用于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处理;
喷涂烘干区,用于对初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喷涂和烘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