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无镉低银银钎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4636.5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3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薛鹏;蒋俊懿;蒋汝智;王克鸿;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无镉低银银钎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无镉低银银钎料。所述的银钎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9.0%~12.0%的Ag,36.0%~42.0%的Zn,0.6%~2.0%的Sn,0.5%~2.5%的In,0.5%~2.5%的Ga,0.1%~0.3%的Pr,0.002%~0.02%的Sm,0.002%~0.02%的Eu,余量为Cu。本发明的钎料固相线温度≤705℃,液相线温度≤760℃。配合市售FB102钎剂,钎焊紫铜‑不锈钢、紫铜‑黄铜、黄铜‑不锈钢、不锈钢‑不锈钢时,钎焊接头抗剪强度均高于BAg25CuZn钎料的水平,且优于现有的BAg12CuZn(Si)钎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类的钎焊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度无镉低银银钎料。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文献如GB/T 10046-2018《银钎料》中推荐的BAg25CuZn钎料,其熔化温度范围为固相线700℃,液相线790℃,是市场上非常受钎料用户钟爱的钎料。但是,其25%±1%的Ag含量,对于很多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材料成本”偏高,降低银钎料中Ag的含量一直是相关制造业追求的目标。
作为BAg25CuZn钎料的“替代品”,BAg20CuZn(Si)钎料虽然固相线温度还稍低于BAg25CuZn钎料,但是,Ag含量仍然偏高,成本降低不显著。BAg12CuZn(Si)钎料银含量显著低于BAg25CuZn钎料,材料成本降低显著,但是,钎料的固相线、液相线温度均显著高于BAg25CuZn钎料,容易造成材料的“过烧”、“软化”,不利于许多材料或结构的钎焊。
本发明人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关新型低银钎料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如CN105234586A公开的“一种无镉低银钎料”,其Ag含量在10.2~14.3wt.%范围,固相线温度在682~707℃,液相线温度在780~800℃;CN201310308083.6推荐的“一种连接黄铜和不锈钢的银钎料”,其Ag含量在18~22wt.%范围,固相线温度在640~690℃,液相线温度在770~800℃;CN200910097817.4提供的“含锂和铌的无镉银钎料及其生产方法”,其固相线温度在725℃~735℃,液相线温度在760℃~770℃;CN201610500401.2推荐的“一种含锰、锡的无镉低银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其Ag含量在13~19wt.%范围,固相线温度在685℃,液相线温度在765℃;CN110280924 B推荐的“一种低熔点低银无镉银钎料”,其Ag含量在11.0%~13.0%范围,钎料固相线温度≤765℃,液相线温度≤795℃;CN103817456B推荐的“含铍的低银无镉银钎料”,其Ag含量在l2%~16%范围,固相线温度为655℃土10℃,液相线温度为745℃土10℃等。
此外,已有无镉银钎料能够降低熔化温度(或称固相线温度、液相线温度)的共同特点是添加至少一种或多种低熔点元素如Sn(熔点231.9℃)、In(熔点156.6℃)、Ga(熔点29.76℃)、Li(熔点180.5℃)以及能降低钎料熔点的Ni元素等。由于In、Ga、Li属于“稀有元素”,全世界的年产量亦很有限,In、Ga的价格与白银相当或高于白银,Li的价格约在800-1000元/kg,远远高于Cu(约为35-40元/kg),因此,当In、Ga添加量高于2.5wt.%时,批量生产应用的价值则会大大降低;Sn元素价格相对Ag来说不算高且储量较为丰富,但是,大量添加Sn时,由于易形成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造成银钎料“加工困难”,除了在BAg60CuSn钎料中Sn的添加量可以达到9.5%~10.5%外,在Ag-Cu-Zn-Sn系列钎料中一般添加量均在1.5%~2.5%,仅有个别型号如BAg56CuZnSn中Sn的添加量为4.5%~5.5%(参见GB/T 10046-2018《银钎料》第4页表1(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