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出警行动用的门体破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2953.3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遵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天会 |
地址: | 2213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出警 行动 门体破 拆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出警行动用的门体破拆装置,其结构要点是,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门体上的环形架和与环形架同中心轴线设置的压帽,环形架上铰接有围绕环形架的中心阵列设置的支臂,支臂可沿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数个支臂的末端均与压帽铰接,每个支臂上均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支臂的下表面上,条形槽内通过水平轴连接有两个齿轮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的切割设备,本产品通过数个支臂上的切割链条对门体进行切割,实现同时对多个位置进行切割,能够增加对门体的破拆速度,并且在切割过程中,不会造成消防员的损伤,也无需环境视野清晰度的较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出警行动用的门体破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防出警行动中,因为门体受到高温或低温环境影响,容易出现锁芯变形的情况,导致门体无法正常打开,所以需要对门体进行破拆行动,而现有技术中对门体进行破拆时,根据环境不同,需要携带不同的破拆设备,例如,在火情严重的环境下,就只能携带盘式切割设备,无法使用火焰切割设备,只能通过砂轮切割机对门体进行破坏性拆除,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砂轮切割机对门体进行破拆时,速度较慢,而且由于在伴有大火的情况下,对门体进行切割时的实现受阻,也容易造成切割机上的切片的偏斜,从而容易使消防员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门体进行安全、快速破拆的消防出警行动用的门体破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出警行动用的门体破拆装置,其结构要点是,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门体上的环形架和与环形架同中心轴线设置的压帽,环形架上铰接有围绕环形架的中心阵列设置的支臂,支臂可沿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数个支臂的末端均与压帽铰接,每个支臂上均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支臂的下表面上,条形槽内通过水平轴连接有两个齿轮盘,两个齿轮盘之间连接有切割链条,齿轮盘所在平面与门体的表面垂直设置,齿轮盘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位于压帽上的转杆部,转杆部带动齿轮盘进行转动,转杆部的下端固定有螺旋拧入杆,转杆部进行转动时使螺旋拧入杆拧入门体内,转杆部的下端固定有与螺旋拧入杆同轴线设置的锥筒状的切割头。
进一步的,环形架上设置有位于支臂的两侧的定位板,两个定位板平行设置,每个定位板上均设置有贯穿杆,贯穿杆匹配有设置在支臂的侧面上的条形滑道。
进一步的,环形架上设置有与支臂位于同一个竖向平面上的底座板,底座板的末端固定有挡位板,挡位板上设置有与支臂的末端接触的复位组件。
进一步的,复位组件包括由挡位板穿过的套筒,套筒内穿过有推杆,推杆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固定有挤压板和限位板,限位板与挡位板之间设置有套在推杆上的压缩弹簧,挤压板与支臂的末端挤压接触。
进一步的,螺旋拧入杆包括圆杆体和固定在圆杆体的外周面的螺旋部,螺旋部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杆体的长度。
进一步的,转杆部包括由压帽穿过后与螺旋拧入杆固定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压帽的直径的转动头,转动头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入槽。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水平轴上且与支臂的侧面平行的齿轮盘,齿轮盘通过链条连接有与压帽的圆周面固定的联动齿轮组,联动齿轮组啮合有套设在转杆部上的制动齿轮。
进一步的,联动齿轮组包括与支臂平行的条板,条板与齿轮盘平行设置,条板的侧边上设置有与门体平行的挡板,条板上穿过有定位轴且定位轴上固定有变向联动齿轮和与链条连接的配合齿轮,变向联动齿轮啮合有与位于挡板的下方的冠状齿轮,冠状齿轮连接有由挡板穿过的竖向轴杆,竖向轴杆上固定有位于挡板的上方且与制动齿轮啮合的联动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的切割设备,本产品通过数个支臂上的切割链条对门体进行切割,实现同时对多个位置进行切割,能够增加对门体的破拆速度,并且在切割过程中,不会造成消防员的损伤,也无需环境视野清晰度的较高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丰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