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342.9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00;F24C15/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潘霞;李秀丽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博学路***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燃气 烧饭 空气 火焰 热能 | ||
本发明涉及热能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包括灶体和锅体,所述灶体包括灶台和设置在灶台底部的灶架,所述灶台的顶部设置容置槽,所述锅体在使用时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设置多个火焰发生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多个火焰发生机构,以及火焰发生机构内的传输管采用环形分布,目的都是将火焰分散出去,再由多个火焰喷射口将火焰喷出,均匀的在锅体底部加热,从而实现锅体的均匀受热,并且,设置的隔离圈控制火焰扩散的范围,避免相邻火焰叠加,导致叠加部分温度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家庭都通过电饭锅进行煮饭,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不会产生烟尘,环保性很高,但很多时候人们更喜欢吃到以前的大锅饭,因为大锅饭底部米饭受热会形成锅巴,而电饭锅虽然有锅巴饭这个功能,可是形成的锅巴还是不够脆,因此很多饭店会用煤气灶来烧大锅饭。
可是这种煤气灶大部分只能对锅的底部进行加热,一旦控制不好火候就会导致底部锅巴烧焦,从而影响口感,而大多的饭店为了给顾客一种体验感,很多时候都是顾客自己操作,这样火候无法控制均匀,不能让顾客感受到一种好的体验感,而且燃气冒出的火焰也非常危险,并且具有一定的污染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包括灶体和锅体,所述灶体包括灶台和设置在灶台底部的灶架,所述灶台的顶部设置容置槽,所述锅体在使用时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设置多个火焰发生机构,所述火焰发生机构包括火焰发生管,所述火焰发生管的周围呈环形设置多个传输管,所述传输管与火焰发生管连通,传输管的顶部设置多个火焰喷射口,所述火焰发生管内空气电离产生的火焰进入传输管内,并由火焰喷射口喷出,所述火焰发生管的外部设置隔离圈,隔离圈内壁与传输管外端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火焰发生管内安装有空气电离点火器,所述空气电离点火器内并联设置有多个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电容组件和离子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在接入电源后,通过电源形成驱动电压输出至离子组件,所述离子组件通过驱动电压对空气进行电离,形成等离子气流,所述放电电路再放电使等离子气流燃烧形成空气火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焰发生管内位于空气电离点火器的底部设置驱动风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焰发生管的顶部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贴合锅体底壁的形状开设弧形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焰喷射口内沿传输管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焰板,所述导焰板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火焰发生机构中的其中一个火焰发生机构设置在容置槽内的中心位置,其余火焰发生机构以中心位置上的火焰发生机构为圆心进行设置,形成外围的火焰发生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外围的所述火焰发生机构的隔离圈顶沿呈环形开设有多个通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槽的顶沿上通过磁吸的方式设置有阻焰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灶架的底部开设聚集槽,所述聚集槽由底部至顶部内径逐渐减小,且聚集槽顶部与灶台连通,所述聚集槽顶部还设置主体风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灶台内位于中心位置上的火焰发生机构底部设置内导流板,所述内导流板外部设置外导流板,所述外导流板和内导流板均与灶台内壁固定连接,且外导流板的内径大于内导流板的内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焰圈上由内向外贯穿开设有阻焰孔,且阻焰孔在阻焰圈上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