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342.9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00;F24C15/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潘霞;李秀丽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博学路***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燃气 烧饭 空气 火焰 热能 | ||
1.一种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包括灶体(100)和锅体(200),所述灶体(100)包括灶台(110)和设置在灶台(110)底部的灶架(120),所述灶台(110)的顶部设置容置槽(111),所述锅体(200)在使用时放置在容置槽(111)内,所述容置槽(111)内设置多个火焰发生机构(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发生机构(130)包括火焰发生管(131),所述火焰发生管(131)的周围呈环形设置多个传输管(132),所述传输管(132)与火焰发生管(131)连通,传输管(132)的顶部设置多个火焰喷射口(1321),所述火焰发生管(131)内空气电离产生的火焰进入传输管(132)内,并由火焰喷射口(1321)喷出,所述火焰发生管(131)的外部设置隔离圈(133),所述隔离圈(133)内壁与传输管(132)外端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火焰发生管(131)内安装有空气电离点火器(1311),所述空气电离点火器(1311)内并联设置有多个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电容组件和离子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在接入电源后,通过电源形成驱动电压输出至离子组件,所述离子组件通过驱动电压对空气进行电离,形成等离子气流,所述放电电路再放电使等离子气流燃烧形成空气火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发生管(131)内位于空气电离点火器(1311)的底部设置驱动风扇(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发生管(131)的顶部设置支撑块(1313),所述支撑块(1313)顶部贴合锅体(200)底壁的形状开设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喷射口(1321)内沿传输管(13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焰板(1322),所述导焰板(1322)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火焰发生机构(130)中的其中一个火焰发生机构(130)设置在容置槽(111)内的中心位置,其余火焰发生机构(130)以中心位置上的火焰发生机构(130)为圆心进行设置,形成外围的火焰发生机构(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外围的所述火焰发生机构(130)的隔离圈(133)顶沿呈环形开设有多个通槽(13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1)的顶沿上通过磁吸的方式设置有阻焰圈(1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架(120)的底部开设聚集槽(122),所述聚集槽(122)由底部至顶部内径逐渐减小,且聚集槽(122)顶部与灶台(110)连通,所述聚集槽(122)顶部还设置主体风扇(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110)内位于中心位置上的火焰发生机构(130)底部设置内导流板(114),所述内导流板(114)外部设置外导流板(113),所述外导流板(113)和内导流板(114)均与灶台(110)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导流板(113)的内径大于内导流板(114)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替代燃气烧饭的空气火焰热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焰圈(112)上由内向外贯穿开设有阻焰孔(1121),且阻焰孔(1121)在阻焰圈(112)上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其中:
所述阻焰孔(1121)具体包括进焰孔部(1121A)、膨胀孔部(1121B)和收敛孔部(1121C),所述进焰孔部(1121A)开设在阻焰圈(112)的内壁上,所述膨胀孔部(1121B)和收敛孔部(1121C)依次开设在进焰孔部(1121A)的外端,且膨胀孔部(1121B)的内径大于进焰孔部(1121A)和收敛孔部(1121C),所述收敛孔部(1121C)的外端设置分流管(1121D),所述分流管(1121D)的外壁上开设多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泽(吉林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