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压缩机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2256.8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高智强;程诗;杨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2 | 分类号: | F24F1/12;F24F1/10;F24F11/89;F24F11/30;F24F11/64;F24F11/70;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刘丽萍 |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可调 压缩机 脚垫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压缩机及控制方法。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包括: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槽,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在安装槽与安装腔之间形成有第一支撑壁;刚度调节装置,刚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撑板,第一撑板设置在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安装腔内并与支撑壁贴靠在一起以向第一支撑壁提供支撑力;刚度调节装置可调节第一撑板向第一支撑壁提供的支撑力的大小。本发明可根据压缩机振动特性调节压缩机减振脚垫刚度,可在压缩机全频段内起到良好减振效果,解决了普通压缩机减振脚垫缺乏水平方向振动控制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室外机异常音与管路振动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压缩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作为空调室外机的主要振动源,其减振工作对室外机整机降噪、管路减振有着极其明显的作用。除了从压缩机结构出发降低压缩机振动(难度较大),还可以通过压缩基压缩机减振脚垫有效衰减压缩机向外传递的振动。
目前,行业内采用的压缩基压缩机减振脚垫多为橡胶压缩机减振脚垫(三元乙丙橡胶)且结构形式简单,并且压缩机减振脚垫主要起到支撑压缩机的作用,因此大多只具有针对压缩机上下方向的减振效果。而压缩机的振动不只沿着上下方向产生,还具有水平方向的振动,常规的压缩机减振脚垫缺乏对水平方向(径向、切向)振动的控制,导致压缩机的减振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压缩机及控制方法,至少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径向减振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具体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的压缩机减振脚垫,包括:
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压缩机的基脚,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有第一支撑壁;
刚度调节装置,所述刚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撑板,所述第一撑板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支撑壁贴靠在一起以向所述第一支撑壁提供支撑力;所述刚度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第一撑板向所述第一支撑壁提供的支撑力的大小。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为柱状结构,沿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轴向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腔围绕所述安装通孔的周向形成,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在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通孔之间还形成有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构成所述安装腔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壁构成所述安装腔的第二支撑壁。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刚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撑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撑板抵靠所述安装腔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撑板抵靠所述安装腔的第二支撑壁,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对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施加弹性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板,通电时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能够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对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提供推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撑板的部分边缘沿着所述安装腔的第二支撑壁嵌入到所述压缩机减振脚垫本体的内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均在所述安装腔内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且两两对应平行,每一对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均垂直所述安装通孔延伸方向。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刚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控制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大小。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刚度调节装置设置有多数个,均可以独立进行通电或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