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796.4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耿长龙;孔琼卓;朱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10/74;G06V10/82;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异常 行为 检测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第一路径,获取第二路径,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对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其中,该第一路径用于指示目标车辆在起始站和终点站之间的运动轨迹,该第二路径为起始站与终点站之间的另一路径,第二路径的长度小于第一路径的长度。本方法可以提高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的准确率,从而解决高速公路车辆少缴通行费行为的误检漏检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不断扩大,一些车辆利用各种形式少缴通行费。其中,少缴通行费的形式多样且隐蔽性强,如换卡行为、绕路行为和更换车牌行为等异常行为,扰乱了高速公路正常的运营秩序。
目前,主要基于对高速公路车辆的抓拍来进行异常行为识别检测。但是,目前的异常行为识别检测方法还存在对上述异常行为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容易造成误检漏检。因此,如何提高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的准确率成为了技术领域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的准确率,从而解决高速公路车辆少缴通行费行为的误检漏检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第一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车辆在起始站和终点站之间的运动轨迹;
获取第二路径,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起始站与所述终点站之间的另一路径,所述第二路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路径的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该异常行为检测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首先获取目标车辆在起始站和终点站之间的运动轨迹作为第一路径,然后获取该起始站与终点站之间的另一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的长度小于第一路径的长度,最后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对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其中,目标车辆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非机动车等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功能参与者。目标车辆的运动轨迹可以通过采集到的目标车辆运动行为的视频流、图像帧以及雷达数据等信息分析处理得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目标车辆的实际行驶路段与目标车辆的实际缴费路段,检测目标车辆是否发生少缴费异常行为,可以提高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的准确率,从而解决高速公路车辆少缴通行费行为的误检漏检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一相似度,所述第一相似度表征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二路径的相似程度;
确定所述第一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对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的可能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为,获得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第一相似度,确定该第一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对该目标车辆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其中,该第一相似度表征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相似程度,第一阈值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车辆行驶在不同的高速路段上的应用场景而不同,可以是系统预设的值,也可以是用户配置的值,此处不做限定。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相似程度,确定该相似程度小于第一阈值,检测目标车辆发生少缴通行费异常行为,可以提高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的准确率,从而解决高速公路车辆少缴通行费行为的误检漏检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常行为包括下述的一种:换卡行为、绕路行为、更换车牌行为,其中,所述换卡行为指示使用不同于收费起始站的站发放的收费卡从收费终点站出站,所述绕路行为指示通过调头改变行驶方向,所述更换车牌行为指示将车牌更换为其他车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