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7285.5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江;姚猛;李双宏;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8/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打石一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验证方法,包括,编译端根据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通信协议生成第一数据帧;验证端接收用户指令以及第一数据帧,并解析得到第一解析结果,根据第一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编译端的当前工作状态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则根据接收的用户指令、通信协议生成第二数据帧;编译端接收并解析第二数据帧,得到第二解析结果,执行与用户指令相应的操作,当完成相应的操作时,根据通信协议生成第三数据帧;验证端接收并解析第三数据帧,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帧的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指令已执行完成。本发明避免了keil中修改功能参数而未同步到UVM的编译文件中,带来的验证问题;只需要管理一个平台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验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片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芯片设计时,往往是由多人共同完成,例如要设计一个系统S,其包括模块A1、模块B1和模块C1,设计者A设计了A1模块,设计者B设计了B1模块,设计者设计了C1模块,在进行验证时,在keil(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中将A1模块、B1模块和C1模块整合,编译形成bin文件(二进制文件,其用途依系统或应用而定),再将bin文件加载到UVM(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是一个以SystemVerilog类库为主体的验证平台开发框架)中进行验证,从而完成芯片验证。
在多人共同负责的系统设计中,由于keil向用户提供了修改功能参数的功能,当其中一设计者或多设计者在keil中修改了对应的功能参数,而没有及时更新bin编译文件上传代码时,会使得参与设计的其他设计者无法使用最新修改的模块进行系统验证,导致当前验证结果不可靠。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验证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不便于设计人员采用最新修改的模块进行系统验证;2、需要管理两个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芯片验证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设计人员采用最新修改的模块进行系统验证和管理两个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验证方法,应用于芯片验证系统,所述芯片验证系统包括编译端和验证端,包括:
编译端根据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编译端与验证端之间的通信协议生成第一数据帧,并向所述验证端发送生成的第一数据帧;
所述验证端接收用户指令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帧,并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帧,得到第一解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编译端的当前工作状态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则根据接收的用户指令、所述通信协议生成第二数据帧,向所述编译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所述编译端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帧,得到第二解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执行与所述用户指令相应的操作,当完成所述相应的操作时,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生成第三数据帧,向所述验证端发送第三数据帧;
所述验证端接收并解析第三数据帧,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帧的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指令已执行完成。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的通信协议包括:
固件识别标签,用于记录所述用户指令的类型;
平台识别标签,用于记录所述编译端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
地址项,用于存储写入的地址信息;
写数据项,用于存储写入数据信息;
读数据项,用于存储读取数据的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编译端根据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编译端与验证端之间的通信协议生成第一数据帧具体包括:
所述编译端获取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对应的命令码,将所述平台识别标签配置为所述命令码,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7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