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粳稻品种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0070.0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龚红兵;胡庆峰;杜灿灿;曾生元;李闯;孙立亭;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巫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08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氮素 高效 利用 粳稻 品种 育种 方法 | ||
1.一种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粳稻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亲本的选择与F0配置:以早生快发的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作母本,以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得F0;所述母本为早生快发的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具体是选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15日-5月20日播种,苗肥氮素用量7-8kg,单本移栽,栽插密度13-14cm×24-26cm,基蘖肥氮素用量14-15kg,栽后20d单株平均茎蘖数≥8,成熟时亩总颖花量≥3000万,结实率≥90%,千粒重≥25g的品种;所述父本为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具体是选取适宜生态区种植亩总颖花量≥2800万,结实率≥90%,千粒重≥25g的品种;
B)将F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5月15日-5月20日稀直播种植,得F1;播后25-30d,随机调查≥30苗的茎蘖数,淘汰单株平均茎蘖数低的组合,成熟时应用系谱法选留优良组合,混收留种,得F2;F0稀直播种植的播种量3-4kg/亩;F1混收留种获得F2,具体是苗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40-50%为3-4kg,播后25-30d,随机调查≥30苗的茎蘖数,淘汰单株平均茎蘖数≤2的组合,成熟时应用系谱法选留优良组合,混收留种;
C)将F2在海南陵水于12月25—12月30日稀直播种植,确保成苗2000株以上,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少的弱苗,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多的优秀个体,混收留种,得F3;F2稀直播种植,混收留种获得F3,具体是播种量3-4kg/亩,用种量60-70g,播种面积13-15m2,确保成苗2000株以上;苗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40-50%为3-4kg,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2的弱苗,此后田间管理同其他直播田,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5的优秀个体,混收留种;
D)将F3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月5日-6月10日稀直播种植,确保成苗2000株以上,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少的弱苗,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多的优秀个体,混收留种,得F4;F3稀直播种植,混收留种获得F4,具体是播种量3-4kg/亩,用种量60-70g,播种面积13-15m2,确保成苗2000株以上;苗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40-50%为3-4kg,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2的弱苗,此后田间管理同其他直播田,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7的优秀个体,混收留种;
E)将F4在海南陵水于12月25—12月30日稀播育秧,移栽种植,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少的弱苗,单本移栽,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多的优良单株,单收留种,得F5;F4稀播育秧,移栽种植,单收留种,具体是秧田播种量9-10kg/亩,用种量60-70g,播种面积4-5m2,苗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40-50%为3-4kg,播后25-30d,拔除单株茎蘖数≤2的弱苗,单本移栽,移栽田基蘖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30-40%为10-11kg,穗粒肥氮素用量同其他移栽田,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8的优良单株,单收留种;
F)从F5起建立株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5月15日—5月20日分系稀播育秧,移栽种植,播后25-30d,随机调查≥30苗的茎蘖数,淘汰单株平均茎蘖数少的株系,单本移栽单株平均茎蘖数多的株系,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多的优良单株,单收留种,得F6;F5分系稀播育秧,移栽种植,播种量为9-10kg/亩;苗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40-50%为3-4kg,播后25-30d,随机调查≥30苗的茎蘖数,淘汰单株平均茎蘖数≤2的株系,单本移栽单株平均茎蘖数≥2的株系,移栽田基蘖肥氮素用量同比减少30-40%为10-11kg,穗粒肥氮素用量同其他移栽田,成熟时选留单株成穗数≥10的优良单株,单收留种,得F6;
G)F6及以后世代若还在分离,则按E)、F)步骤继续优中选优,直至获得稳定品系提升参加各级中间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粳稻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优良单株为在海南陵水单株平均成穗数≥8、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单株平均成穗数≥10的单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0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胶水配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的锻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