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9987.9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远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J2/02 | 分类号: | B63J2/02;B63J2/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朱凤平 |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机舱 风机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船舶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换热结构、通风结构和控制结构,通风结构包括换热腔体、进气管道和输气管道,换热腔体设置于换热结构的一侧,进气管道的两端则分别与外界和机舱连通,且进气管道贯穿换热腔体,输气管道则设置于机舱的内侧,且输气管道与换热结构相配合,利用换热腔体来使得进气管道与换热结构进行换热,进而实现进入机舱的空气与机舱内原本空气的温差变小,从而减少在机舱内工作的船员的不适感,也即实现了工作环境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机舱内会因船员活动以及机械运转产生大量的热量及杂质,又因船舶自身的封闭特性,从而使得机舱内的空气质量较差,导致船员无法长时间在机舱内进行工作;
现有技术中提出风机来更换机舱内部空气,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风机存在着更换的空气温度与室内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在外界温度较低,内部温度较高时,会使得机舱内的船员难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机换风时送入冷风使得船员不舒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船舶机舱风机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换热结构、通风结构和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通风结构电性连接,所述换热结构则与所述通风结构配合,且所述换热结构设置于所述通风结构的内侧,且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通风结构配合;
所述通风结构包括换热腔体、进气管道和输气管道,所述换热腔体设置于所述换热结构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的两端则分别与外界和机舱连通,且所述进气管道贯穿所述换热腔体,所述输气管道则设置于机舱的内侧,且所述输气管道与所述换热结构相配合。
利用所述换热腔体来使得所述进气管道能与所述换热结构进行换热,从而使得进入机舱的空气的温度能与机舱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一致,进而避免船员在换气时因内外空气温度的不同产生不适的问题,也即所述换热结构用以对机舱内外流通的空气的换热,进而尽量少的减少温差,以提升船员的舒适感,所述通风结构则用以进行机舱内外空气的交换,所述控制结构用以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所述控制结构来使得所述换热结构及所述通风结构的启用,所述换热腔体作为换热空间,利用所述换热结构来与所述进气管道配合,使得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能被充分升温,进而减少机舱内外空气的温差,所述进气管道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得外界的空气能自动进入机舱,所述输气管道则用以将机舱内的高温空气经所述换热结构进行吸热后排出机舱。
其中,所述输气管道具有若干阻流板、气泵和进气接头,若干所述阻流板均布于所述输气管道的内侧,且若干所述阻流板沿所述输气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气泵则与所述输气管道配合,所述进气接头则设置于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且所述进气接头与机舱配合。
利用所述阻流板来减缓进入所述输气管道的机舱内原本的空气的流速,并辅以所述气泵,使得流速降低的空气能充分与所述换热结构进行配合,进而提升对待排出的空气内部热量的吸收,以满足后续的处理需要。
其中,所述进气接头包括导风板、转向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输气管道连接,所述导风板则与所述转向件连接,且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转向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利用所述导风板来提升进入所述进气接头的空气的移动路径,又利用所述转向件使得所述进气接头可根据需要启用,而所述连接件则用以将所述导风板连接在所述输气管道上,以满足后续的使用。
其中,所述换热腔体具有换热空腔、换热入口、换热出口和进气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均贯穿所述换热腔体,且所述换热入口与所述换热出口均与所述换热结构配合,所述进气口则与所述进气管道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远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远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