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7927.3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江斌;梁斌;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郑华海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孔桩 工艺 教学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包括外壁构件(1),所述外壁构件(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层内模(3)、第二层内模(4)、两块内模托板(2)和彩色粘性沙,所述第一层内模(3)和第二层内模(4)结构相同,均为由两块内膜板(5)拼接而成的上小下大的圆锥体;所述内模托板(2)为扇形圆环状,两块内模托板(2)分别水平相对设置,且两块内模托板(2)的外圆侧面分别与外壁构件(1)中部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层内模(3)定位在内模托板(2)上,第二层内模(4)定位在外壁构件(1)的底部;所述彩色粘性沙填充在第一层内模(3)以及第二层内模(4)与外壁构件(1)之间的空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构件(1)由透明玻璃钢或塑胶块制成,且外壁构件(1)的壁厚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板(5)为半圆锥体状的壳体,内膜板(5)的两侧边分别向内侧延伸设有连接耳(51),所述连接耳(51)上开有若干个连接螺栓孔(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模(3)和第二层内模(4)的高为50~75cm,上部直径为50~70cm,下部直径55~7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托板(2)底部设有至少3个三角形支撑(21),所述三角形支撑(21)的水平直角边与内模托板(2)的底部连接,三角形支撑(21)的竖直直角边与外壁构件(1)的内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模(3)的上端面高出外壁构件(1)的上端面30cm。
7.一种挖孔桩工艺实训教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外壁构件(1)稳固放置于实训教学场地;
S2、将两块内膜板(5)对接,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内膜板(5)的连接耳(51)使两块内膜板(5)连接稳固,从而拼接成第一层内模(3);再将第一层内模(3)定位在内模托板(2)上,且第一层内模(3)的上端面高出外壁构件(1)的上端面30cm;
S3、使用彩色粘性沙灌入第一层内模(3)与外壁构件(1)之间的空隙中,固化后拆除第一层内模(3)的连接螺栓使两块内膜板(5)分离,并将两块内膜板(5)取出,形成挖孔桩的第一层护壁(6);
S4、再次将两块内膜板(5)对接,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内膜板(5)的连接耳(51)使两块内膜板(5)连接稳固,从而拼接成第二层内模(4);再将第二层内模(4)定位在外壁构件(1)的底部;
S5、使用彩色粘性沙灌入第二层内模(4)与外壁构件(1)之间的空隙中,固化后拆除第二层内模(4)的连接螺栓使两块内膜板(5)分离,并将两块内膜板(5)取出,形成挖孔桩的第二层护壁(7);
S6、重复步骤S5,即可模拟挖孔桩不断向下开挖并形成下层护壁;
S7、拆卸复原,将固化的彩色粘性沙破碎后倒出外壁构件(1),清洁后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