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静子叶片及封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6012.0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喻思;王昱涵;李昕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0 | 分类号: | F01D11/00;F01D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叶片 缘板封严条 结构 | ||
一种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用于从静子叶片外侧安装在缘板表面,以封闭相邻缘板之间的缝隙,包括用于安装在缘板表面的翼型部,翼型部上包括锁止结构,翼型部对应相邻的静子叶片缘板分布在封严条两侧。一种静子叶片,包括缘板,缘板两侧的外侧表面边沿具有与封严条随形配合的凹槽,并提供锁止配合结构。一种封严结构,包括封严条和静子叶片,封严条安装在静子叶片缘板的外表面,其安装与拆卸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拆解,结构轻便,维修简单,降低了发动机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一种静子叶片,及一种封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民航客机采用的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为,外界气流被吸入后经由风扇增压转子叶片增压,少部分气流进入内涵道燃烧室与燃油混合参与燃烧为发动机提供动力,大部分气流通过周向一圈外涵静子叶片后流向发动机尾部,与内涵气流混合后排出,为发动机前进提供主要推力。其中,外涵静子叶片两端分别与机匣和外环连接,起到支撑和导流的作用。
外涵静子叶片结构上包括叶身、缘板和安装边,缘板一端周向安装在机匣上,周向布置的缘板以内为内涵道,缘板以外为外涵道。由于零件公差或装配原因,相邻叶片的缘板之间往往存在周向间隙。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增压级转子对内涵道气流增压,使内涵道的工作压力高于外涵道。而由于静子叶片缘板周向间隙的存在,内涵道气流会向外涵道泄漏,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对燃油经济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类方案。一类通过提高静子叶片加工和装配精度消除周向间隙,但这一方法成本高昂、加工难度大、产品废品率高、装配效率低,难以为民航客机采用。另一类通过在静子叶片缘板的周向间隙中填充封严条来阻止漏气。现有技术采用在静子叶片相邻缘板的接触面上开U形槽,将封严条沿发动机轴向从后向前插入U形槽的方式实现封严。但此方案对缘板厚度有一定要求,增加了发动机重量,且以轴向插入的方式安装封严条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拆解,大大增加了发动机的养护难度和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一种静子叶片和一种封严结构,目的在于解决民用涡扇发动机工作时静子叶片缘板密封不严导致的内涵道漏气问题,且所采用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轻便、易于维修更换、简化发动机养护工序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用于安装在航空发动机相邻的静子叶片缘板之间,填充相邻静子叶片缘板之间的周向缝隙,其中:所述封严条用于安装在相邻的所述静子叶片缘板的外侧表面,具体地,外侧指静子叶片在安装位置上缘板在发动机径向上远离发动机轴线的一侧;所述封严条具有用于安装在所述缘板的外侧表面的翼型部;所述翼型部上设置有锁止结构;所述封严条对应相邻的所述静子叶片缘板在两侧分别分布有所述翼型部。
作为优选,所述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的截面为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的两侧分别凸出设置间隔开的2-3个翼型部。
作为优选,所述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安装位置的所述静子叶片缘板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孔,所述锁止结构为可穿过所述静子叶片缘板的外侧表面的孔的弹性倒钩。
作为可选,所述弹性倒钩的形状为半球形凸出、径向圆台形凸出、圆锥形凸出或T形凸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包括缘板,其中:所述缘板于两侧的边缘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使得相邻的两个静子叶片的相邻所述缘板之间能限定出成对的安装槽,具体地,外表面指静子叶片在安装位置上缘板在发动机径向上远离发动机轴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本发明所提供的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与其随形配合,并提供有锁止配合结构,以供所述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缘板封严条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静子叶片的所述锁止配合结构为所述安装槽内设置的贯穿所述缘板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CU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晶圆清洗方法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