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4762.4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房霆宸;杨佳林;吴联定;房超珺;陈渊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2/86;E04B1/41;E04C5/07;E04C2/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热型 预制 装配式 剪力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墙体两侧边缘约束区域分别设置纵向受力钢筋,在纵向受力钢筋上设置双“U”型FRP箍筋;在墙体中部区域设置均匀设置若干纵向连接钢筋;然后,浇筑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在其初凝前按照要求插入双“Z”型连接体;待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初凝后在其上铺设保温层;接着,对外侧预制混凝土板进行养护;最后,将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竖向设置于指定位置;搭设钢模板,浇筑内侧现浇混凝土板,使得外侧预制混凝土板与内侧现浇混凝土板形成整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内侧钢模板,安装施工完成,解决了目前预制剪力墙节能保温较差、施工效率低、运输安装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式构件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本世纪以来,随着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节能减排的工程建设已成为现阶段的热点和焦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是目前我国常用的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之一,其中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较大,且兼有承重、保温和围护等功能,在我国居住社区建筑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中应用较为普遍。
目前,外保温预制剪力墙和内保温预制剪力墙是常用的保温剪力墙形式,但内保温剪力墙存在内部保温层易损,且墙体受室内装修影响大等问题,外保温剪力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防火及耐久性问题。
夹心复合剪力墙把保温层设置于墙体之中,避免了外保温预制剪力墙和内保温预制剪力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夹心复合剪力墙仍存在如下问题:
(1)节能保温效果较差,虽然目前夹心保温剪力墙将保温层置于墙体中部,但墙体连接件和墙体箍筋均为金属材料,导致在这些部位产生热桥,降低了整个墙体的保温效果;
(2)施工较为繁琐。剪力墙上下连接数,通常需要通过钢套筒将墙体内的每个纵向钢筋连接,由于墙内纵向钢筋数量较多,导致是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3)运输、起吊和安装成本高。由于目前预制夹心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大都为预制工厂一体成型,墙体质量都较大,在运输、起吊和安装时,需要配合专业的大型设备进行,施工成本较高。
因此,本发明旨在研究分析目前现有预制混凝土夹心剪力墙缺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具有承重保温一体化的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以大幅提高墙体的节能保温效果,同时施工便捷,运输安装成本减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预制混凝土夹心剪力墙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目前预制剪力墙节能保温较差、施工效率低、运输安装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流程1:铺设外侧预制混凝土板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在墙体两侧边缘约束区域分别设置纵向受力钢筋,在纵向受力钢筋上设置双“U”型FRP箍筋;在墙体中部区域均匀设置若干纵向连接钢筋;在纵向受力钢筋的端部设置约束钢套筒,在纵向连接钢筋端部设置连接钢套筒;
流程2:浇筑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在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初凝前按照设计要求插入若干双“Z”型连接体,所述“Z”型部件由内部钢筋体和包裹于内部钢筋体外部的塑料套管组成;待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初凝后在其上铺设保温层,“U”型FRP箍筋和双“Z”型连接体均需穿过保温层;
流程3:对外侧预制混凝土板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安装施工;
流程4:将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竖向设置于指定位置,用约束钢套筒以及连接钢套筒连接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内的对应的竖向钢筋;搭设钢模板,浇筑内侧现浇混凝土板,使得外侧预制混凝土板与内侧现浇混凝土板形成整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内侧钢模板,安装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