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0201.7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何威;董婷婷;虞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坤(无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梁晨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技术 实现 设备 故障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的方法,对于需要监测的具体设备和关注参数,在监测时长内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制定出2直1曲的连接线,进而形成两个数据策略区间,分析出存在引发告警的设备,人工判断后进行后续处理。本方法基于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设备监控信息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利用,操作便捷,数据准确,提升隐患判断的能力,将设备故障信息提前筛查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警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监控的设备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些设备的老化,防止设备损坏造成损失,如何快速定位存在隐患的设备,提前进行相关的排查和检修,做到设备的故障预警尤为重要。现有多是人工经验,缺乏数据支撑。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能力,对监控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扫描,并通过数据采集进行海量数据的试算,从而找出设备的运行规律,排查出隐患点,从而确定设备的故障点,进而开始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的方法,可应用于大数据领域、数据中心领域和电力监控领域,解决了监控设备的故障预警分析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需要监测的具体数据采集设备,选择该设备的其中一个关注参数,并对该设备设定监测时长,作为进行采集监测的时间周期;
S2:在设定的监测时长,对设备的关注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S3:设定数据采集的采集规则和频率,形成采集点和时间线的监测曲线;
S4:存储监测曲线的数据,分析数据中关注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5:根据数据形成2直1曲的三条连接线,分别是最大上限线、最低下限线和设备状态平滑曲线;
S6:结合对设备的参数值定义的正常参数区间和告警参数区间,即告警阈值进行比对,形成两个数据策略区间;
S7:对存在引发告警的数据策略区间的设备,进一步判断是否故障;
S8: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监测时长是指进行采集监测的多个时间周期的综合,所述时间周期以小时、天、月为单位。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关注参数包括功耗、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精确度、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采集规则是对选择的设备及其关注参数、定义的监测的时间周期,设定采集点,定义采集数据的方式;所述频率是指在单个时间周期内的采集次数。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将存储的监测曲线的数据作为基线,结合散点图生成记录并更新记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在监测时间周期内的最极限值进行存储和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述设备状态平滑曲线,是将检测时间段内的设备状态点进行连接,形成若干条同一时间段的曲线,进行平均法平滑分析,即同一时间点数据的总和/数据量生成平均数值。
进一步的,步骤S5中,最大上限线是选取监测周期内最大值,最低下限线是选取监测周期内最小值。
进一步的,步骤S6中,第一个数据策略区间是正常的设备数据区间,第二个数据策略区间是能够引发告警的设备数据区间,该区间内的设备参数需要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7中,判断是否故障能够通过人工进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坤(无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坤(无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