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法制备1,3,5-三硝基吡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9447.2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程;邹洁冬;陆明;林秋汉;许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3/09 | 分类号: | C25B3/09;C25B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法制 硝基 吡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法制备1,3,5‑三硝基吡唑的方法,通过电化学制备N‑硝基吡唑化合物,使用经济且无毒的金属硝酸盐作为硝基源,这种反应实现了一种新的三硝基吡唑含能化合物的构建方法,且在恒定电流下以良好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吡唑环结构中环张力较大,含有高能的N‑N键,C‑N键,且环上硝基基团的引入,使其密度和氮含量增加,氧平衡更接近于理想值,从而改善化合物的爆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1,3,5-三硝基吡唑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杂环唑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颇受人们的青睐,硝基吡唑类化合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硝基吡唑类化合物是具有芳香性的稳定物质,其显著的特点是耐氧化、耐热、耐水解,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光敏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吡唑结构上存在π-电子体系,环上易于进行亲电取代、硝化、碘化、卤化等反应,经硝化之后便可得到硝基吡唑。硝基吡唑衍生物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氢,普遍具有生成熔高﹑感度较低﹑热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类高密度、高能量﹑低感度的耐热炸药,该类化合物易于制备,性能优良,与大多数含能材料相容性好,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候选含能催化剂。
目前,硝基吡唑的工业生产是利用硝酸或硝酸/硫酸组成的混酸或者化硝酸-乙酸酐,混酸硝化等方法处理吡唑。但这些反应体系对设备腐蚀性很强,产生大量含有机化合物的废酸和废水,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此外,这些方法的选择性差,反应时间长,产物收率低,反应成本高和副反应多、后处理困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制备N-硝基吡唑化合物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N-硝基吡唑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以1,3-二硝基吡唑为底物,加入溶剂进行重排,得到中间产物的步骤,
(2)以金属硝酸盐为硝化剂,将中间产物置于含有电解质的乙腈中,通以恒定电流,发生电化学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的步骤,
进一步的,步骤(1)中,重排反应体系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1)中,溶剂可以是苯腈、邻二氯苯、正辛醇、硝基苯等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2)中,电化学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8~10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中,恒定电流范围为12~18mA。
进一步的,步骤(2)中,电解质为烷基季胺盐,优选四丁基高氯酸铵、四丁基四氟硼酸胺、四丁基六氟磷酸胺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2)中,按摩尔比计,1,3-二硝基吡唑:金属硝酸盐=1~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电催化方法,以各种廉价金属硝酸盐为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目标产物,反应过程简单,底物普适性良好,生成的硝基唑类化合物产率较高,并且结合重排反应,实现了一种新的三硝基吡唑类含能化合物的构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反应机理推测图。
图2为反应产物(1,3,5-三硝基吡唑)精制后的液相分析图。
图3为反应产物(1,3,5-三硝基吡唑)的质谱图。
图4为反应产物(1,3,5-三硝基吡唑)的1H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