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9445.3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飞;刘占林;王建政;朱德兵;郭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1/00;C22B15/00;C22B19/20;C22B19/30;C22B30/04;C01G28/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齐素立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废渣 协同 处理 含砷银 精矿 方法 | ||
1.一种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硫化碱废渣的产出:采用硫酸钡副产硫化钠法得到硫化碱废渣;
2)污酸的产出:含砷银精矿采用两段焙烧工艺处理,熔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气,二氧化硫制备硫酸过程中需烟气净化洗涤,洗涤过程产生大量的污酸;
3)硫化碱废渣制取硫化氢:将步骤1)产出的硫化碱废渣经过球磨机进行磨碎与溶解,得到悬浊液,经泵输送至酸化密闭搅拌槽;将步骤2)产出的一部分污酸经耐酸腐蚀泵至酸化密闭搅拌槽;反应产出硫化氢气体,经风机输送进入下一步工序;反应结束后,制取硫化氢后的反应液进入含砷银精矿两段焙烧调浆工序;
4)硫化氢除砷:将步骤3)得到的硫化氢气体经风机输送至污酸废水净化沉砷反应装置,反应后经泵输送至高效浓缩机,添加聚丙烯酰胺,浓缩机上清液即净化污酸,底流为硫化砷渣,砷渣返回含砷银精矿两段焙烧调浆工序,砷经过焙烧后生成三氧化二砷工业产品;
5)含砷银精矿两段焙烧工艺:含砷银精矿与步骤3)制取硫化氢后反应液及步骤4)硫化砷渣混合调浆,调成的矿浆经泵输送至一段焙烧炉,并经二段焙烧,焙烧烟气经机械法净化、电除尘、布袋收砷、湿法净化、电除雾、转化吸收工序制得工业硫酸产品;焙烧后产出焙砂进入下一步工序;
6)焙砂酸浸氰化提银:将步骤5)得到的焙砂,经过酸浸工艺脱除影响银氰化浸出的砷、铁、铜、锌杂质金属,酸浸后含银的酸浸渣采用氨水+氰化钠的氰化浸出、锌粉置换工艺,银浸出率达到92~95%,置换得到的银泥经过冶炼、精炼得到含银99.99%的标准银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硫化碱废渣中硫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25-30%,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污酸中砷浓度5000-15000mg/L,硫酸质量浓度为100-20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悬浊液的细度96~100%为-400目,输送至所述酸化密闭搅拌槽的输送流量为3~5m3/h;所述污酸输送至所述酸化密闭搅拌槽的输送流量为10~20m3/h;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50~70℃,反应时间4~6小时;所述反应结束后反应液PH为5~6,硫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硫化氢气体输送流量10-20m3/h,反应时间2~3h,反应温度30~50℃,所述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5-10g/m3;所述净化污酸含砷10~20mg/L,所述硫化砷渣中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含砷银精矿与所述制取硫化氢反应后液质量比为1:0.1~1:0.5,硫化砷渣添加量为3~5m3/h,所述矿浆浓度65~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一段焙烧炉中焙烧温度控制为450~600℃,焙烧风量为6000~12000m3/h,焙烧时间2~4h,所述二段焙烧的焙烧温度控制为600~700℃,焙烧风量为4000~8000m3/h,焙烧时间2~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硫化碱废渣协同处理含砷银精矿及污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酸浸渣含银量为5000~10000g/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4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