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8833.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发;干喆渊;张建功;万保权;刘华钢;路遥;赵军;谢辉春;张业茂;李妮;倪园;周兵;王延召;胡静竹;刘健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爱丽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位 作业 设备 感应 电抗 能力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压电容控制设备、试验变压器、绝缘支柱、可调电容和绝缘底座;其中,
所述电压电容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试验变压器和可调电容器相连接,用于对试验变压器输的高压信号和可调电容的电容值进行控制;
所述试验变压器,与母线相连接,用于输出所述高压信号至所述母线,以使得所述母线与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产生电弧;
所述绝缘支柱,与所述母线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母线;
所述绝缘底座,用于使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处于悬浮电位状态;
所述可调电容,与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相连接,通过控制可调电容的电容值调整电弧放电电流;
所述装置还包括:导体调节装置和导体;其中,
所述导体与所述母线相连接,所述母线通过所述导体与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产生电弧;
所述导体调节装置,置于所述绝缘支柱上,用于调节所述导体与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电弧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压器,分别与所述试验变压器和电压电容控制设备相连接,用于将所述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高压信号分压为低压信号,并将所述低压信号输入至所述电压电容控制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压电容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低压信号对所述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高压信号进行校准。
3.一种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尺寸的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处于不同的对地电容、电弧长度和工作电压条件下的第一电弧放电电流;
根据获取的不同尺寸的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处于不同的对地电容、电弧长度和工作电压条件下的第一电弧放电电流进行拟合,以确定电弧放电电流拟合公式;
根据所述电弧放电电流拟合公式,计算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处于预设的工作电压、不同的对地电容和不同的电弧长度条件下的第二电弧放电电流;
根据最大的第二电弧放电电流和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预设电压,计算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装置中可调电容的第一电容;
利用所述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和预设电压进行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获取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放电电流拟合公式,包括:
,
其中,为电弧放电电流;为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对地电容;d为电弧长度;为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电压;均为拟合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最大的第二电弧放电电流和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预设电压,计算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装置中可调电容的第一电容,包括:
,
其中,为可调电容的第一电容;为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预设电压;为最大的第二电弧放电电流;j表示是复数;为角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包括:
若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则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若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性能降低且在排除干扰后能够恢复正常状态,则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处第二等级;
若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性能降低且在排除干扰后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则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处于第三等级;
若所述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无法工作状态,则确定所述目标智能等电位作业设备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处于第四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电压电容控制设备调节所述试验变压器输出的预设电压和可调电容的电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8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