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3707.5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先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杜争争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流芳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生产 溯源 系统 中的 自动 剔除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其包括机架及机架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图像采集组件、剔除传送带和剔除机构,剔除机构包括剔除底座及用于驱动剔除底座进行三轴运动的驱动组件,剔除底座上设置有: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异常瓶体;旋转组件,用于驱使异常瓶体转动;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识别瓶体待喷码部位的第二图像采集组件、用于承载异常瓶体的托盘和第一控制器,第二图像采集组件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组件驱使异常瓶体转动或停止转动。本申请具有能使被剔除的异常瓶体均能保持其待喷码部位同向,极大提高了人工二次喷码时的操作效率,更为便利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品在线剔除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产线上生产时就引入了生产溯源系统,其主要是通过在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的外包装上进行顺序喷码,使得同生产日期、同批次的产品可溯源,以确保单一产品质量缺陷时能快速查找出同批次产品,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但是在通过在线喷码机对产品进行喷码时,偶有存在喷码不清晰或漏喷的现象,影响整个产线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118050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瓶体剔除装置及瓶体检测设备,瓶体剔除装置包括:剔除传送带,剔除传送带用于带动瓶体移动;喷嘴组件,喷嘴组件的出风口朝向剔除传送带,且出风口的气流方向与剔除传送带的移动方向垂直;控制器,喷嘴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设置为控制喷嘴组件向异常瓶体喷气,异常瓶体为控制器通过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瓶体图像检测出的。该申请提供的瓶体剔除装置及瓶体检测设备,通过设置剔除传送带、喷嘴组件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喷嘴组件及时向剔除传送带喷气,实现自动剔除异常瓶体,能够提高瓶体的筛选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图像采集组件将异常瓶体检测出后,通过剔除装置将异常瓶体直接剔除,这样产品质量合格仅是未正常喷码的瓶体散落在异常产品区,后续生产人员还需要将该异常产品区的瓶体取出进行手动喷码,手动喷码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逐个调整瓶体状态以寻找合适的喷码位置,严重制约了二次补喷码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对未喷码完全产品进行二次喷码时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生产溯源系统中的自动剔除装置,包括机架及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图像采集组件、剔除传送带和剔除机构,所述机架对接在生产线传输系统上,所述剔除机构包括剔除底座及用于驱动所述剔除底座进行三轴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剔除底座上设置有:
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异常瓶体;
旋转组件,用于驱使异常瓶体转动;
所述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识别瓶体待喷码部位的第二图像采集组件、用于承载异常瓶体的托盘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旋转组件驱使异常瓶体转动或停止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码后的瓶体经生产线传输系统传输至剔除传送带上时,第一图像采集组件对瓶体上喷码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喷码不完整后,驱动组件驱动剔除底座运动至异常瓶体上方,抓取组件对异常瓶体进行抓取,驱动组件再驱动剔除底座移动至剔除传送带一侧以免影响后续瓶体的正常传输;在此过程中,第二图像采集组件对瓶身待喷码部位进行检测,若待喷码部位未与第二图像采集组件对准,第二图像采集组件则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旋转组件驱动以驱使异常瓶体旋转至其上的待喷码部位与第二图像采集组件对准;随后驱动组件将转向完成的异常瓶体放置在托盘上,从而使得被剔除的异常瓶体均能保持其待喷码部位同向,有利于后续生产人员对这些异常瓶体进行手持喷码,极大提高了人工二次喷码时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先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先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提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硝酸铅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