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3657.0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云;黄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水果 黄瓜 产量 品质 施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法,氮硅配比为1:0.14~1:0.18;以N计,氮肥的施肥量为695.05~749.50kg/hm2,以SiO2计,硅肥的施肥量为108.42~123.52kg/hm2;硅肥和氮肥均作为基肥。采用本发明,能提高水果黄瓜的产量和品质,还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方案。
背景技术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黄瓜属的一年生攀缘性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水果黄瓜又称小黄瓜、迷你黄瓜,最早期引自欧洲的优质黄瓜品种,现已研发出多种国产品种,多为强雌或全雌,单性结实能力强,产量高,长势好,耐贮运,果实呈短棒状,瓜长12~15cm,直径约3cm,瓜皮无刺光滑,口感甜脆清香,风味好且营养价值高,富含活性物质如丙醇二酸、黄瓜酶、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等,适合鲜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饮食观念和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关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水果黄瓜已在各地逐渐发展栽培,成为畅销的水果之一。但我国水果黄瓜种植时间相较于国外较短,种植经验不足,施肥盲目性大,复合肥施用过多,养分配比不合理,无针对性施肥理念,因此经常造成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大量积累,土壤质量恶化,甚至影响生态环境。
最优设计是从试验误差方差最小的基本目的出发得出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案。然而人们仍想在提高试验精度的同时,减小试验规模,减少剩余自由度,提高试验效率。效率最高的回归试验就是要确定的未知参数个数与试验点的个数相等。这种设计就称为饱和设计。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就是设计两个变化因素,根据其已被确定的结构矩阵编码,确定两个因素的具体值,最后进行试验的一种方案。根据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的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两个变化因素的交互效应和最优点。
微纳米硅肥是一种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粒径小,比表面大的新型硅肥。与普通硅肥相比,具有比表面大、多微孔的特点,成为一种具有强吸附性的氨稳定剂,能吸附氨分子,减缓氨肥释放周期,减少因过量施氮造成的氮淋失。同时,微纳米硅可与化肥、生物肥、有机肥和腐殖酸等结合施用,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目前微纳米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常规水果黄瓜种植不施用硅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法:氮硅配比(重量比)为1:0.14~1:0.18。
作为本发明的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法的改进:以N计,氮肥的施肥量为695.05~749.50kg/hm2,以SiO2计,硅肥的施肥量为108.42~123.52kg/hm2;
硅肥和氮肥均作为基肥。
作为本发明的提升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氮硅施肥法的进一步改进:硅肥为微纳米硅。微纳米硅(SiO2 53.1%)、平均粒径约为4.035μm。
本发明的施氮量相对于目前现有的水果黄瓜栽培法减少了约20%。
本发明在发明过程中,设定了如下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盆栽试验方案:
取种植区土壤,利用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编码氮硅施用量,设计六组盆栽处理。
(2)测定产量、品质指标:
测产周期为24天,记录每株收获水果黄瓜个数,单独称重后计算单株产量。在盛果期进行取样,每株水果黄瓜取4~5个水果、大小,成熟度一致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模块组合式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元拉曼报告分子的SERS防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