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3090.7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治国;朱合华;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国祥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场景 数据 获取 方法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包括:在火灾发生时,获取地下建筑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地下建筑的火灾关键参数;基于所述火灾关键参数进行理论推导,以得到火灾场景数据。该方法能够快速提供真实准确的火灾场景数据,感知真实全面的火灾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火灾灾害是地下建筑工程面临的重要安全威胁,火灾发生时,准确、实时地获取火灾信息如火源点位置,实时火灾规模和烟气蔓延范围等对火灾场景重构、人员疏散逃生、消防人员救援抢险和应急处置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技术中,一般通过火灾理论研究和缩尺模型试验探究地下建筑火灾发展特性和烟气蔓延规律,将实验结果拟合公式和理论推导结果运用于实际工程。然而火灾理论研究部分假设与真实的地下建筑火灾现象不符,且缩尺模型试验中的半经验参数和可量测的参数往往在实际的火灾事故中无法获得,因此现有技术难以获取真实的火灾关键参数和火灾场景数据,导致相关人员无法获知火灾真实状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难以获取真实的火灾关键参数和火灾场景数据而导致相关人员无法获知火灾真实状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所述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包括:在火灾发生时,获取地下建筑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地下建筑的火灾关键参数。基于所述火灾关键参数进行理论推导,以得到火灾场景数据。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在火灾发生时,所述获取地下建筑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的实现方法包括:通过理论推导和视频监控确定火源位置信息;接收前端感知模块发送的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由所述前端感知模块通过与中央防控平台进行交互得到、和/或由所述前端感知模块利用传感器采集得到,且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包括经过预处理之后的多源异构实时数据。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以得到清洗后的数据;对所述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和标准化处理。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包括:纵向温度数据、风速、污染物浓度数据、消防设施状态数据和/或交通流量。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火灾关键参数包括火灾热释放速率,所述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基于火灾热释放率数据库,获取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其中,所述输入数据包括:纵向温度数据、风速、污染物浓度数据、消防设施状态数据和/或交通流量,所述输出数据包括:火灾热释放速率、竖向温度数据;基于所述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对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利用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对更新后的火源附近的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以对所述火灾关键参数进行实时更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火灾关键参数进行理论推导,以对所述火灾场景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火灾场景数据获取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火源附近的环境信息、所述火灾关键参数进行火灾场景重构、火灾动态推演和应急处置方案实施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频段极化可重构共口径相控阵天线
- 下一篇:一种锌锅外炉壁余热自动加热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