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2238.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塑料薄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该薄膜测漏装置包括外壳、变速传动机构、测漏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设置在外壳上,变速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负压夹持机构,所述测漏机构设置在变速传动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负压夹持机构通过负压对薄膜进行夹持,负压夹持机构通过变速传动机构对薄膜进行拉伸,所述测漏机构对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测漏。变速传动机构通过变速使负压夹持机构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并在传动过程中通过导轨使负压夹持机构对薄膜进行纵向拉伸,使薄膜完全被拉伸开,测漏机构通过溶液与气体的化学反应对薄膜进行测漏,使得薄膜在传输过程中完成测漏,本发明具有不间断测试薄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测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中为满足对塑料薄膜的零气孔容忍需求,例如: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碳板等,通常需要对上述薄膜进行测漏检测。
例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在电堆运行的过程中起着传输燃料气、氧化剂和散热的作用,因而包含了燃料气、氧化剂和冷却剂的三个导通部分,其中燃料气一般为氢气,氧化剂一般为空气,冷却剂一般为水。冷却剂导通部分位于氧化剂和燃料气导通部分中间,使用时需保证冷却剂导通部分与燃料气、氧化剂导通部分之间的密封性,否则将会造成气体的外溢,若氢气和空气混合,则会发生燃烧乃至爆炸的危险。因此,对薄膜气孔的检测尤为重要。
而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297748A介绍的“一种薄膜的测漏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带凹槽的底座、作为支撑的孔板或钢性筛网以及中空的环形上 盖,凹槽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底座的进气孔,环形上盖与底座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将孔板或 钢性筛网压紧于底座与环形上盖之间,外部压力表经底座的进气孔处向凹槽通入空气,通过气压法对薄膜进行测漏。
对于上述专利,薄膜测漏装置虽然在结构设计及使用性能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如,虽然可以通过气压对薄膜产品进行检测,但时间长、效率低,检测成本高,并且精度差,不能对带有气孔的位置进行标记,同时,不能持续的、大批量的对薄膜进行检测,而且还容易损坏被测材料,无法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该薄膜测漏装置包括外壳、变速传动机构、测漏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设置在外壳上,变速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负压夹持机构,所述测漏机构设置在变速传动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负压夹持机构通过负压对薄膜进行夹持,负压夹持机构通过变速传动机构对薄膜进行拉伸,所述测漏机构对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测漏。变速传动机构通过变速使负压夹持机构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并在传动过程中通过导轨使负压夹持机构对薄膜进行纵向拉伸,使薄膜完全被拉伸开,测漏机构通过溶液与气体的化学反应对薄膜进行测漏,使得薄膜在传输过程中完成测漏,本发明具有不间断测试薄膜的效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两组变速传动箱,两组所述变速传动箱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两侧,两组所述变速传动箱均包括若干组传动轴;所述负压夹持机构包括若干组夹持组件,若干组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每组传动轴上,若干组所述夹持组件位于两组变速传动箱之间。变速传动箱为传动轴的转动提供动力,同时通过不同的转速使得若干组传动轴之间拉开距离,实现对薄膜的横向的拉伸,传动轴为夹持组件的安装提供支撑,使夹持组件在装置中循环夹持,夹持组件通过负压对薄膜进行吸附,同时经过伸缩对吸附部分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变速传动箱内部均设置有行走导轨、设置在行走导轨内侧的传输带组件,若干组所述传动轴位于行走导轨及传输带组件之间,传动轴与行走导轨及传输带组件转动连接。行走导轨与传输带组件相互配合使传动轴在装置中循环移动,使得可以对薄膜进行不间断的测漏测试,行走导轨为传动轴的移动提供基础,传输带组件为传动轴的移动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2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拔牙挺
- 下一篇:模型训练方法、图像深度预测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